青山流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按着老頭子信中的地址,打車來到了古玩街。
這條街的年紀估計比我爺爺還大,我打小就跟着家裏人在這條街上逛遊,也聽說過不少這條街的故事。
我是本地人,從小就對一些老東西感興趣,也可能是家裏原因,小時候看見很多老一輩人的東西,爺爺的的古錢幣,外公的郵票什麼的,放假的時候也會和他們一起來古玩街看看,雖然不懂也會覺得很漂亮。
聽老一輩兒的人說,這古玩街最早以前是個偏墓。所謂偏墓就是某個王公貴族在主墓之外又祕密建造的一個墓穴,往往主墓只是打掩護,好東西或者真身都安放在偏墓裏。
剛解放那會兒,我們這帶有很多喫地下飯的,挖出過不少好東西,曾經一度吸引全國的摸金校尉們過來碰運氣。後來政府管控了這種混亂的盜墓之風,那股猖獗的勢力才漸漸消退。
可是依然有無盡在寶貝藏在這古玩街方圓幾公里。大人們說十幾年前,這個地方拓寬改造時挖地基,挖出來的某個窯完整器件及殘件數量驚人!一次,一個農民工就挖出了一個梅瓶,可惜他不懂,二十塊錢賣給了一個到工地上“撿漏”的人,結果這梅瓶後期轉手到了古玩商的手裏,買到了一百多萬的高價!
所以一直有個民間傳聞,說古玩街的賣家表面上租店面做生意,但實際都自己挖了地道,在地底下拋金子!曾經有一堆唐代的鎏金簪子,珍珠鋪底,花型是一堆惟妙惟肖的鴛鴦,傳聞就是一個賣家在自己的地道里挖出來的,拿到市面上的時候,簪子上面的土還是溼的!有買家開玩笑說:“這貨地道,還冒着熱氣呢!”最後有人用一千塊錢買了回去,最後經專家鑑定,這對簪子的市場價值值十萬左右人民幣。
所以,我打小就對這條充滿了神祕傳聞的古玩街充滿興趣,感覺每個店主都是兩幅面孔,白天開門做生意,晚上就帶上洛陽剷下地去挖好東西去。每回來這條街,我都覺得莫名的興奮,也格外留神能不能遇上什麼好東西,賺他個千八百的。
這會兒已經下午將近五點了,工作日街上的遊客和行家都不多,人稀稀拉拉的,有的店主幹脆在門口打橫一個躺椅,臉上蓋一塊手巾,打瞌睡磨洋工。
我看着門牌號,媽蛋!這古玩街有點不好,所有的店鋪門臉長得都差不多,也沒有個字號什麼的,我根本區別不出哪家是老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