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記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投降滿清?”洪承疇憤怒了,一個文臣,講究的是一身骨氣,堂堂大明二品大臣,憂國憂民,對韃子仇深似海,怎麼可能投降清人?他對李來亨很生氣,說:“我恨不得喫了韃子的肉,我能投降滿清?”
人對自己總是自信的,特別是對品質和氣節,大多都高估自己了。洪承疇就是這種人,清高和傲慢,往往以爲自己的名節比命還重要(清史記載,洪承疇被俘後一度絕食,但終究還是被勸降。)。當然,後來洪承疇被俘投敵,有他的苦衷,他和吳三桂比,更多的是被人同情,而不是唾棄。
李來享不可能跟他談歷史,更不可能和他聊穿越,現在,他只能和談聊怎樣活命的事。
“洪大人,今天我們不說別的事,我們就來說說命的話題,以命換命,我的條件很簡單,送我們一程,一天。”
“年輕人,送你一天路程,也許,你能活下來。而我,你應該知道是沒有生路的。袁崇煥、盧象升等人都是榜樣。我洪承疇要活下來,唯一的途徑就是你投降。所以,年輕人,我們這筆買賣很有些麻煩。”
洪承疇的話語很實在,崇禎皇帝多疑,殺戮大臣絲毫沒有顧慮。這些年,兵部尚書這一職銜就像是被施了魔咒,誰也幹不了三年以上,誰幹誰倒黴。別說洪承疇把緊緊包圍的李自成送出包圍圈,就算是李闖變成飛鳥飛出去了,那也是罪大惡極的。所以,讓洪承疇以命換命不現實。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逮住敵人主將,竟然不能改變局面,這是沒道理的。
洪承疇不想死,他希望自己能活。想活就有希望。
李來亨不相信洪承疇不想活,但他也知道崇禎皇帝的爲人。公平交易吧。還是現實點好,明朝的名臣會做出什麼傻事來,現代人是難以想象的。李來亨想到這,有了主意,他說:“洪大人,你們的吊死鬼皇帝的心胸是很狹隘,我也替你考慮考慮吧。投降之事就免談了。這樣行不行?我們退回陝西南,你的功勞還在,在潼關阻止了我們前行,加上我們已經被你們斬獲的一萬多頭顱,你完全可以向崇禎皇帝買命了。你可以派一兩個總兵尾隨我們,而你火速東返,回京勤王。這就叫船過得,舵過得,我們都能活命。”
東出河南的希望破滅了,李來亨想,那就讓事情回到歷史的本來面目吧。歷史事實是,李闖潼關兵敗,退回商洛山中。那麼,現在退回商洛山沒有改變歷史,應該是現實的考慮。所以,他提出了這麼一個折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