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記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商洛山本就是貧困之地,老百姓自己還養活不了自己,哪還能養活大軍?我認爲,趁河南、安徽饑民暴動,我們早入中原,大幹一場。”郝搖旗是高闖王親自提拔的戰將,和李自成的輩分一樣,都是高迎祥的嫡系。
這種激進的想法沒有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但是,田見秀的意見就更沒人支持了,他認爲,義軍唯有在此休整,建立好軍民關係,纔是最佳辦法。他的建議是,用一年的時間好好休整部隊,編練新兵,等時機成熟再出擊。但是,大部分人不贊同這種方案,因爲,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商洛山養不起兵。
李自成一直沒有說話。
劉宗敏是僅次於李自成的人物,他的話算得上一言九鼎了,李自成很少反對過他的意見。今天,他的眉頭緊鎖,也是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剛纔的爭論已經有些火藥味,再爭論下去會影響團結。所以,現在,他該說話了。
他說:“老郝的意見當然是正確的,打出去這沒得疑義,我們不是在這裏做一輩子農民。問題是時機,現在我們還沒喘過氣來,就馬上出河南,官兵必然會窮追猛打,又會陷入苦戰,只怕不是很妥吧?”
“有什麼不妥?我們十多年來不都是這樣轉戰打過來的嗎?現在只有三千人,到了河南,那就是三萬、三十萬了。官兵有什麼可怕的,他洪承疇不是一樣倒黴了嗎?”郝搖旗嚷嚷地說。
郝搖旗本名郝大勇,有次隨高迎祥出征和官兵大戰,義軍以寡擊衆,一時處於被動,眼看就要潰敗,郝搖旗一手從掌旗的將領手裏奪過大旗,搖動“闖”字號大旗,衝向敵人核心。衆兵將一看闖王大旗殺向敵陣,頓時士氣陡長,迅速把敵人的氣勢壓了下去,最後取得大勝。郝搖旗也因此名聲大噪,漸漸,他的本名也就被他的外號代替了。
劉宗敏本意很清楚,他的意思與郝搖旗相近似,主張出河南。但是,現在不是時候,三千殘兵還沒緩過氣來,潼關是不可能第二次去闖了,再闖,那就會被人恥笑了。走第二條路吧,這條路是走兩湖境內,其難度並不亞於走潼關這條路,這邊是左良玉的地盤,又一個明朝名將,他早就虎視眈眈李自成這股義軍了,李自成一直在漢水以北轉戰,這塊肥肉一直輪不到他嘗一嘗,他才收拾了張獻忠,夢想有朝一日再收拾了李自成,那他就成了明朝第一名將了,多美啊。所以,李自成要出河南,都必須經過一場血戰。但是,打出去,儘快地打出去,那是必須的。其他大多數人也是這種想法,包括李自成自己。
當然,年輕人不用說了,血氣方剛,恨不得馬上衝出大山。李雙喜和張鼐早就按捺不住想提議衝出大山。但他們屬於小字輩,不敢多說,小字輩該謙抑一點。所以,他們都把目光投向李來亨。
李來亨更年輕,是他們的小弟,按理,他更不應該多嘴,但是,現在他的威望陡然升高,幾乎到了他們仰視的程度了。如果李來亨站出來說話,闖王肯定會認真思考的。他們認爲,李來亨肯定會主張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