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記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晚的事之所以沒有告訴劉宗敏,一是考慮大家知道了有刺客到,開起會來會很不自然;二是,李來亨不認爲是一件什麼大事,沒必要驚動太多的人;三是李自成也有自己的想法,事事太過依賴劉宗敏不見得是好事,讓他知道還有競爭對手也許更好一些,驕傲、自大往往害人不淺。
李自成沒有想到,平素豁達粗狂的劉宗敏會對李來亨懷有一絲戒心。
其實,劉宗敏今天情緒不穩,還與這次兵敗有關。這次兵敗,大家雖然沒有追究誰的責任,甚至與這方面沾點邊的話都沒人說,但劉宗敏心裏很不舒服。他不舒服是對的,這次出潼關,田見秀是反對者,而他劉宗敏卻是最堅決的決策者和實際執行者,他對這次失敗應該負一定的責任。雖然沒人說這事,但他隱隱約約感到,背後肯定會有人責怪他。剛纔田見秀說李來亨文武雙全時,在他看來,等於就是在說他劉宗敏爲莽夫。所以,當時他眼中留露出了一絲恨意。
現在,劉宗敏要李來亨擔任打糧的重擔,顯然是有些意氣用事了。他這麼一說,所有人的眼睛都一齊望着李來亨。總哨的話,就是命令,大家不是不明白。可是,十八歲,不是一場戰鬥一衝一殺就行了那麼簡單,李來亨是殺敵的好手,但不是打糧的好手。
“總哨劉爺,你應該給我練兵的時間,而不是打糧這等小事。”李來亨說。
劉宗敏不高興了,其他人也一驚,“怎麼,打糧是小事?見秀才說應該委以重用,這可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喲。”
打糧當然是小事,谷英、謝世耀他們足夠了。打糧和上戰場不同,能打則打,不能打則避開,“要糧不要命”是打糧的要旨。
可打糧又是大事,沒糧是要死人的。現在,李自成部隊面臨的最大敵人不是大明王朝的軍隊,而是餓肚子,沒喫的,會餓死人的,所以說,打糧絕對是大事。
按規矩,劉宗敏的安排就是軍令,這是多年來的習慣,李來亨不能抗命。可是,李來亨這就是在抗命,違法軍令輕則軍棍、重則斬首,這軍規沒人不知、沒人不曉。
現在局面該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