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記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原大地的杆子真還不少,小的幾十人,大的上萬。難怪河南官府對郝搖旗的義軍隱而不報,李鳳仙巡撫心安理得在哪裏爲官,就因爲盜賊蜂起,誰是杆子、誰是義軍更本就沒法分清。杆子和義軍是有出別的,杆子以喫飽肚子,心無大志,沒有一個遠大的目標。而義軍,是有政治目標的,他們以改朝換代爲目標,真正的造反。二者對朝廷來說,就有本質的出別。
崇禎對杆子之事不太關心,相對滿族人和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來說,杆子無非就是窮苦人,就是爲了一口吃,等到豐年,有喫了,官兵一剿,他們就滅了,不足爲患。
河南一夥官員就因爲這個原因,沒有對郝搖旗的義軍在河南活動之事上報給朝廷。
李來亨精心挑選,挑出了兩起人,準備把他們拉過來。
一夥是嵩縣的毛葫蘆兵(不是葫蘆娃),他們是非常有名的。所謂毛葫蘆兵,是一股善於爬山的杆子兵,身掛葫蘆,腳穿草鞋,沒藤甲、沒頭盔,山地上攀爬如飛,作戰不怕死,驍勇善戰。據說,毛葫蘆兵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南宋時期,他們的祖先曾經就跟隨過岳家軍打過金兵,是岳家軍山地戰的王牌。李來亨一直就想建立一支山地戰的精銳之師,現在有支形成的部隊在這裏,只要略加改善就可以用於仗陣。所以,李來亨對這支部隊很感興趣。
另一夥是河南的礦兵,一聽名字就知道,他們來自於礦工。挖山打洞是他們的特長。今後,工兵肯定是要的,攻城挖地道就是他們所長,說不定,挖掘他們所長,會是一支很強的攻堅戰之師。
=====。
毛葫蘆兵的頭兒是五十來歲的精瘦老頭,姓侯,名建寶。別看他年已五十,登山爬巖,健步如飛。他對李來亨的到來,不屑的問:“小朋友,會爬山,以爲是耍猴把戲?”
“不是,看猴戲我就去北京天橋了,何必跑這窮山僻壤來看?這裏只有野猴看。”李來亨今天帶着五個親兵,準備動員他們加入義軍。
毛葫蘆兵的頭領侯建寶何嘗不知道李來亨的來意?他不想加入任何組織,他想的就是佔山爲王,做一個逍遙自在的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