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記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錯。李自成留給馬世耀一萬兵馬受潼關,另外的兩萬兵力調往商州一帶佈防。潼關頓時陷入了焦慮之中,潼關的防守本就很喫緊了,現在關鍵之時突然又調走兩萬人馬,使守軍們頓覺失望。就在第二天,馬世耀他在部下的裹挾之下,投降了多鐸。
爲什麼李自成會有這麼一招“昏着”把部隊調離?其實,這錯誤剛好是李自成自己造成的。他把李巖這支兵馬從河南搬走到湖北,空虛的河南立即就被多爾袞的部隊填補,此時,陝西的防線突然就擴大了,他不得不從潼關抽兵。從潼關抽兵,李自成知道潼關危險,但他絕對沒想到馬世耀會投降,一萬精兵,駐守潼關頑強抵抗的話,半月至一月是沒大問題的。他本來準備從其他地方再抽兵填補潼關的不足,可是沒等到他做出部署,潼關失守了。
潼關失守,等於陝西失守,西安的大門洞開,現在擺在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奪回潼關,一是撤離陝西。
奪回潼關,希望渺茫。
撤離陝西,往哪裏撤?兩條路,一是四川,可是那裏有張獻忠,二是湖廣,劉芳亮的大隊人馬在襄陽,這是他唯一可以選擇的撤退方向。
所以,李自成的下一步,必走襄陽。
廷議很匆忙,他們只有十來天的準備時間,十天之後,多鐸會大舉進攻陝西,阿濟格也很可能突破李過的防線全線攻擊大順的部隊。李自成準備南下襄陽,在漢水以南割據一方地區。
當然,李自成相信,左良玉會和他合作,他有十萬精兵,將來,在荊楚之地建立一個國家也是可行的。
第三天,兩件事讓李自成又有些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