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記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來亨沒有在當天進城,只派了三千兵進城維護秩序,特別是紫禁城,他派了親兵進駐,保護好皇宮。
不知道是爲了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是紫禁城竟然保管得十分完美,沒有人搶劫,紫禁城內的國寶級文物大部分都妥善保管起來了。後來,在順治皇帝的書桌上搜到了一份信,是以順治皇帝的名義寫給李來亨的。大意是,滿清帝國皇帝對李來亨十分的敬佩,也知道中國之主肯定非李來亨莫屬,爲了表達對李來亨的敬意,他們給李來亨大元帥留下整座皇宮和裏面的所有寶貴,希望兩國從此休戰,永世修好。
多爾袞想用一座皇宮來換取和平,對於多爾袞來說,這實在是沒辦法的辦法。
李來亨看着這封信,笑了笑,對他的親兵說,可惜這是國事不是家事。多爾袞這可伶相,他真不忍心窮追猛打了。
爲了收復東北,爲了征服蒙古和朝鮮,李來亨不得不繼續進軍。他派出了特使,出關給多爾袞送去了一封信,大意是你多爾袞能夠保存北京皇宮內的所有財物,我代表中華民族感謝你了。但是,收復東北,征服蒙古,那是國家大事,是民族的大節問題,不能因爲你多爾袞的小恩惠而壞了國家大事,所以,大軍不會停止北進,望多爾袞見諒。另外,本次出兵,大元帥志在收復所有應該歸屬於中華民族的每一寸土地,所以,請多爾袞認清形勢,早日歸順。如果多爾袞能夠休兵罷戰,大元帥可以讓他鎮守東北數省。
自然,這種話在現在還只能是說說而已,沒見到棺材不會掉眼淚,多爾袞是不可能投降的。
出兵關外是李來亨的既定方針。這次,李來亨帶領三十萬大軍除了在北京留下五萬之外,其他二十五萬全部出關。關外清兵已經經營數十年,他滿八旗既是兵又是民,民就是兵,兵就是民,實力可想而知。所以,多爾袞雖然退卻,但決不意味着滿清就沒了實力。
李來亨準備用三個月時間來征服東北數省,以及蒙古和朝鮮。朝鮮好辦,只要他們臣服就行,佔領沒必要,至少現在還沒有考慮把中國版圖擴展到更大的範圍。所以,李來亨在北京至停留了三天接着就出關了。
滿洲兵退卻的很徹底,他們竟然連山海關、錦州、營口等重要的戰略要地都放棄了,把兵力收縮在瀋陽以南。這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收縮姿態。也就是說,多爾袞已經完全認輸,他只要屬於他的那一部分。
可是,李來亨不這麼認爲,他腦海裏的版圖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版圖,至少也要這麼大,這是他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