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微風之老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麼貴?”孟小六有點蒙圈了,前些日子有個叫陽光書局的公司破產了,孟小六花了三千大洋替老闆還了債,盤下了這個出版社。
其實孟小六看中的倒不是出版書籍,而是他們的報業。這年頭別管是辦報紙還是辦畫報起個執照就能幹,根本不費勁,主要是買機器比較貴,孟小六也是湊巧知道了這麼一個消息才搶先拿下的。
這家陽光書局不光印書,還出畫報,要知道這年頭畫報雖然發行量比不上報紙,可零售價卻比報紙要高,賣好了也不少掙錢。
總編鄒齊賢說道:“我們先前之所以破產就是因爲經營不善,印少了不值得開動機器,印多了又賣不出去,所以不如印刷書籍比較保險。咱們雖然可以印刷畫報出版報紙,但畢竟是書局總要有自己的作品是不是?先前我們就沒怎麼出過幾本書,纔在書局和報界都混得高不成低不就的。”
“這個我明白,不能不務正業,可……可我剛纔也說了,開得起書局養不起文人啊,這些文人也太能賺錢了。”孟小六有些爲難道。
不是孟小六摳門,而是正如他說的那樣,文人的稿酬太貴了,實在不是他能負擔得起的。就是一個文章尚可一點兒名氣也沒有的作者,在報紙上連載小說,都有千字五毛到一元的稿酬。
如果要印刷成書,那就更貴了,雖說是付版稅,但一般作者都要求首印十幾個版稅點,然後約定印刷冊數,隨後便要求付款,如果再版那就得另行商議版稅了。至於名家大儒,價格就更不可估計了,初付稿酬都要比陽光書局整體都貴。
民國的新書價格也不便宜,以前孟小六在北京買書的時候記得幾毛錢就能買一本。可如今聽鄒賢齊說了後才知道,自己當時買的都是一些老書,詩詞歌賦或者通俗演義,那些早已成書誰都能印,價格也就便宜了許多。
至於當代作家寫的新書,那個售價就貴的離譜了,但民國崇尚知識和文藝,無論是詩歌小說還是科普知識都能賣得不錯。一般薄薄的一小冊小說單行本就得賣一塊到一塊五,若是全本亦或是大部頭的書就得四五塊大洋往上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