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光遠上前跨了一步說:“老鄉們好,我是于光遠。”
有一位老鄉搖着頭說:“小夥子啊我們不找你,我們要找爲我們修公路的恩人於書記。”說完朝着胡振龍跑了過去。
胡振龍面帶尷尬的說:“老鄉,那位年輕人就是你們要找的於書記。”那位老鄉不好意思地說:“真是想不到,於書記還是一位年輕人呀。”
找到于光遠後,老鄉們個個把身上的竹筐放下來,分別拿出自己家的土特產,有的拿出土雞蛋,有的拿出臘肉,還有一位老鄉拿出了宰殺好的一隻羊。一位年長的老鄉握着于光遠的手說:“於書記,我們大梁山的老百姓感謝你,你爲我們大梁山人民辦了一件天字號的大好事,你就是當代的焦裕錄。”
于光遠緊緊地握住老鄉的手說:“老人家,你過獎了,這條路早就應該修了,可是由於我們的資金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耽誤了許多年,讓你們受苦了。”
于光遠的一席話讓在場的人們都非常感動。胡振龍站在一旁,默默無語。
正當這羣老鄉放下自己的土特產就要離開的時候,只見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身上也揹着一個重重的竹節筐,急急忙忙地趕過來。
見到于光遠後,他一句話也沒說,慢慢地放下身後的竹筐,拿出一個大大的編織袋,于光遠打開一看竟是一袋子人民幣,其中有一角的,有一元的,有十元的,也有一百元的。
于光遠眼含熱淚說:“老人家,我們修公路的資金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這一定是你多年積攢下來的錢,我們不能收。”
聽到于光遠說到這裏,老人一下子急了。他說:“自從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以後,咱們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我就盼着有生之年,大梁山能修一條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