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馮小剛說:“要想寫出一篇好文章,有兩個必備因素:一是一個好的寫手;二是一個撞擊靈魂的故事。這次大梁山之行起碼有兩個故事讓人感動,一個是老書記長征的故事,還有一個就是劉公大橋的故事。曹部長,今天能不能讓我們見一見那位爲大橋捐款的劉大爺?”
曹文軒看了看手錶,難爲情地說:“現在已經是下午四時,劉大爺家住大梁山南部的柳條峪,離這裏還的六十多公里,今天怕是沒有時間了。”他說完抬起頭來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劉芳芳說:“有了,這位劉院長就是劉大爺的女兒,你們可以採訪她嘛。”
聽到曹部長的話,大家都轉過臉去,看着劉芳芳,只見她微微地笑了笑說:“這件事說來話長,還得從我奶奶和長征書記的故事談起。
抗日戰爭時期,長征書記因腿部中彈在我家養傷,奶奶爲他擦洗傷口,喂湯喂藥,長征書記很受感動,他對這件事一直念念不忘,革命勝利後,他幾次想到大梁山來看望我奶奶,由於交通閉塞,車輛無法通行,長征書記的腿部又有彈片,故一直沒有如願。
二十多年前,父親聽到要修大梁山公路了,別提他有多高興啦,我家裏有幾棵石榴樹,長得石榴又大又美。從那時起父親就把每年賣石榴的錢存起來,希望能有一天公路動工時把它捐出來,可是一直盼呀盼,整整盼了二十年,父親聽到公路就要動工了,就在開工典禮的前一天晚上,他揹着二十多年賣石榴存下的兩萬多塊錢,用了一天一夜才趕到典禮現場把錢當面交到了於書記手裏。”
劉芳芳一口氣講完這個故事,記者們都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曹文軒說:“劉芳芳同志是省城醫科大學畢業的高才生,十年前她就被分配到省立醫院,可是她看到大梁山人民缺醫少藥,健康狀況得不到保障,她決然辭去省立醫院的工作回到大梁山,爲當地人民看病問藥,她隻身一人奔走在百里大梁山區,先後救治了五千多名危重病人,併爲三千多名產婦接生。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風雪交夾,她有求必到,有一次她爲了救治一名身患重病的老人,奔走二十里山路,晚上回家時,掉下山崖摔斷了腿。就這樣十多年來她不離不棄,被大梁山人民稱爲大梁山裏的白衣天使。”
馮小剛說:“劉院長的事蹟很感人,請問你從省醫科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省立醫院,爲了給大梁山人民治病,你毅然決定回到大梁山,當時你是怎麼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