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關於崇禎皇帝爲什麼會失敗?屈大鈞的《明朝通史》這樣寫道:“其一是崇禎帝即位之時,大明江山已經是外強中乾了,早在萬曆帝死後就已經註定了亡國的命運了,而崇禎帝一系列的做法之時苟延殘喘。
其二認爲崇禎帝用人不善,縱然勵精圖治,但是其沒有足夠出色的政治才能,只知道紙上談兵,沒有實現他天下大治的宏圖的具體措施。特別是對待官吏腐敗問題上表現是憂柔寡斷,最後導致民心散盡,將士紛紛倒戈,最後註定失敗。
最後屈大鈞無奈地寫道:先帝宵衣久,憂勤爲萬方;捐軀酬赤子,披髮見高皇。風雨迷神路,山河盡國殤;御袍留血詔,哀痛何能忘!
看到這裏,于光遠想起了司馬遷《史記》裏的一句名言:“竊國者侯也。”
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爲大明朝的滅亡,百姓殘遭蹂躪感到惋惜,也對崇禎的執政無能,導致政治腐敗,官場勾心鬥角,將士無心保國,最終國家走向滅亡而感到痛心。
祕書陳剛推門進來說:“於書記,離召開常委會的時間還有十分鐘。
按照慣例,于光遠提前十分鐘走進常委會議室,接着紀委書記王法泉也緊跟着走了進來,剛坐下王法泉就說:“於書記,根據你的指示,紀委已經組成了一個調查組,對市明膠廠職工反映的關於廠長李爲民的腐敗問題進行調查。”
話音剛落,幾個常委陸陸緒緒地走進來,于光遠的目光和王法泉的目光交流了一下。他就轉過臉去和大家熱情地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