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知爲何,我由明水袖、電將軍的遭際想到了被困垓下、四面楚歌的霸王項羽跟虞姬。同樣是羣狼包圍下的困獸,虞姬選擇了橫劍自戕,血落桃花,留下了“霸王別姬”的千古絕唱。她以爲自己死了就卸掉了愛人的累贅,可以令得西楚霸王單槍匹馬殺出重圍,糾結人馬,東山再起。孰料,曾經“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失去了愛姬的加持,也變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最終自刎於烏江之畔。
“如果她愛電將軍,一定曾經離開過洞窟,不肯以弱質之身拖累電將軍。不知後來曾經發生了什麼,終於導致兩個人都無法脫身?”我喃喃自語。
顧傾城心思轉得極快,立刻脫口而出:“霸王別姬?你的意思是,當時過程並非簡單的殺戮離合,而是有着更復雜的變化?”
我點點頭,這個想法還不成熟,所以無法向顧傾城一一闡釋。
顧氏一族是古玩業的大行家,顧傾城自然懂得“人類歷史不是日曆大綱而是細節叢生的悲喜劇”這條真理。
由《史記》《資治通鑑》閱覽中國歷史,膚淺者停留於表面,以爲所有歷史都是以日曆爲經、地理爲緯的年代大綱,機械羅列起來,即是“中國歷史”。實際,這種想法大謬。
真正願意瞭解歷史的人,在通讀以上兩本正統史料的基礎上,必定以朝代史、野史、望族史、地方誌、民間筆記爲輔助,橫向對比,還原每一年、每一地發生的大事。並且,還要以海外國家歷史作爲參照,去蕪存菁,查漏補缺,最終才能管中窺豹,洞見歷史之一隅。
《霸王別姬》的真實情況不是舞臺劇裏一個小時所描述的事,明水袖、電將軍所遭受的困厄也不是幾句話就能一帶而過的。尤其是,自斷臂之日起,明水袖在十幾日內經歷過的,都是起伏顛簸于波峯谷底的大變化,每一秒鐘都在生與死之間徘徊。
她曾貴爲大明公主,瞬間成了江湖流民,曾經受千萬王公貴胄仰視,此刻卻命賤如菅。這種巨大的精神落差,差不多已經將她折磨成了驚弓之鳥。
這樣一個人,如果死了,勢必化爲厲鬼,向朝廷逆賊李自成及其餘部討命;如果能僥倖活下來,必磨牙吮血,隱忍振作,報國破家亡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