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冰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老闆說道:“裘老闆要做品牌,嘿嘿,青屏要變天啊。有什麼新思路,說來聽聽,咱哥倆誰對誰呀,說出來,看我能不能湊湊熱鬧,你喫肉,我喝口湯也行啊。”
裘乾說道:“我準備生產一種新型花生用藥,包裝上標的是百菌清,裏邊另加一種東西。既能防止花生霜黴病、黑斑病、褐斑病和白粉病,又能起到控旺效果。”
“花生控旺?你是想加植物生長延緩劑嗎?”那老闆問道。
裘乾一怔,說道:“這個,商業機密,恕我無可奉告。”
那老闆是個搞技術出身的,微微一笑,問道:“是不是加多效唑?”
裘乾聽後,回以一個謎一樣的微笑,搖了搖頭,不知道是無奈呢,還是否認,反正,班門弄斧,除他也沒有誰了。但是,不管造假、模仿,還是突發奇想的技術創新,在殺菌劑領域,因爲安全係數高,他真的敢付諸行動啊。
二00一年,農業部發布了《農藥登記資料要求》,對農藥產品的標籤和說明書上的內容有了明確規定:農藥產品名稱包括有效成分中文通用名稱和英文通用名稱。但是,因爲沒有形成相關法律法規,這些要求,不足以形成強大的威懾力量。
此時的農資行業,農藥產品一藥多名現象十分嚴重,花樣可謂層出不窮,有時候,同一種農藥產品竟然有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商品名稱,譬如說區區一個吡蟲啉,在農藥部登記的商品名竟然有三十多個(這僅僅止於二00一年,到了二00八年,居然多達一百三十幾個)。
同一種成分的東西,這麼多的商品名,五花八門,稀奇古怪,就好比一個人有着許許多多個網名,以網名的形式參與社會生活,遵紀守法還好,若是心懷不正,如何制約?約束力多大?警察叔叔心裏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