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端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天中午,春喜飯館一反常態的冷清,往常高朋滿座、顧客盈門的場景被現在寥寥幾隻蒼蠅亂飛的畫面所取代。雖說這坐落在黑龍江畔的王牛鄉人口不多,可作爲鄉里知名度數一數二的春喜飯館遇到這種門可羅雀的現象還是頭一遭,老闆娘牛春花坐在櫃檯裏一臉悻悻的清點着賬本,順便一邊繼續用眼神“蹂躪”着宋端午。
生意冷清對宋端午來說可是天大的福音,因爲既不用忙到腳打後腦勺,又可以躲掉老闆娘那柔情似水的喫人眼神,索性搬過來一張小矮凳,躲在陰暗角落裏拾掇前幾天山裏獵人送過來的野山兔。
每當宋端午準備收拾野味兒的時候,大廚兼老闆王喜要是不忙的情況下,鐵定也會搬張板凳在宋端午埃根坐下給他打下手,倒不是王喜體恤下屬樂於助人,主要是他實在是欣賞宋端午扒野味兒時,那一刀刀的酣暢淋漓和最後扯起皮子收起刀時那瞬間顯露的,殺伐果敢的氣勢。
古時子期賞伯牙撫琴,今昔王喜鑑端午扒皮,“知音”大概如此。
只見宋端午一手執刀,一手端起兔子,先從兩條後腳的中部分別開了個小小的刀口,按宋端午的話說這叫‘開腳’(不同與其他獵人的手法,其他獵人都是在後腿離腳一至二寸處用刀轉圈劃開,雖然這樣好扒,但是卻沒法保留整張皮。)然後在大腿內側向襠下劃開使整條後腿的刀口連成一條直線,這樣兔皮就像一個筒子一樣一端開口,接着把後腿的皮不斷的向頭部小心捲起,因爲這兔皮既脆且薄,要是一個不小心劃破了皮子就不好看了,可宋端午下手賊快且刀刀精準,皮子上根本不見一絲肉連在上面,準確度跟從醫多年的外科老大夫的手不逞多讓,只不過一個是給人開膛,一個是給畜生放血。臨了到了最後,如果是光要皮子,他就從脖頸處收刀挑開,將皮筒從中剪開,這樣就成了一整張皮子。如果老闆王喜想要個帶頭的皮子,他則從腦幹處切斷肌肉和頸椎,做好防腐處理就成了連頭兔皮了。
影視中那些江湖大佬常坐的虎頭皮椅,其處理手法大抵如此。
正當王喜還沉浸在那血腥的快感中時,春喜飯館的門突然被推開了,三個顧客夾帶着蕭瑟的秋風,魚貫進入飯館中。本來在櫃檯裏睡意漸濃的老闆娘牛春花一見有顧客登門,立馬一個哆嗦的精神了起來,三步並作兩步的來到客人面前,笑容滿面道:
“哎呦喂!我說今兒個早上怎麼喜鵲一直叫呢?原來是三位貴客到了!來裏面坐,又幹淨又暖和!來,先喝口熱水暖暖身子!”說罷便倒了三杯熱水依次擺在桌上。
要說這牛春花的眼力活也是不差的。三個顧客,一個是雞皮鶴髮卻氣勢十足的老頭,一個是面目英俊但略帶輕浮的中年男人,另外一個則是瞧不分明姿色卻神情清冷的年輕女子。牛春花打量了下來的客人,看到了三人的落座位置和次序後,她心裏便已將主從尊卑關係猜的八九不離十了。
她站在那名老頭的身後側,接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