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凌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平衡,在國內幾乎每一個單位、每一級機構都是管理的常態,離開平衡,勢必會助長某些勢力過於膨脹形成反面而危害一方。但同樣,因爲平衡的需要,也會因此拖緩很多工作進展速度,在決策過程中大量內耗。不過,國內終究是人治之下的法制,有些東西確實說不好,對楊善秀說來,這些生態的存在恰恰是最好的土壤。
沒有江少的存在,他就少了絕對的實力作爲依靠,很多說法別人不會信賴。沒有江少的威勢,誰肯將到手的利益拿出來?自己能夠在江南省不斷地得到好處,也就是認清了這些,將一些關係用到極致,便能將稻草說出黃金,而對方甘願將利益拿出來換取更多的利益。
通逸地產公司的楊通逸這個人楊善秀在心裏是就像有一根刺一樣,這個傷很深,深到無法用手段拔除。省裏進行三市合一大建設之後,連江少都不再對通逸地產公司有想法,到底是因爲沒精力顧及到懷林市那邊商業城項目還是其他原因?楊善秀不止一次試探過,故意在江少面前說過商業城項目的的建造投入、商業城項目等緩過氣後潛在的價值,可江少不理會,這讓楊善秀對通逸地產公司這邊多多少少有了些顧忌。如今想來,依然看不到馬忠琦或楊通逸背後有什麼人在,至少,江南省三市合一的建設首選建設沒房在商業城項目地域,說明馬忠琦之前的選擇並沒有得到內部消息。
通逸地產公司是省裏豎起的一個標杆,但省裏並沒有因爲通逸地產公司是標杆而改變選擇,這難道不能說明某些問題?
通逸地產公司的信息楊善秀一直都在關注,包括馬忠琦楊通逸等公司核心管理層的資料,包括楊通逸家裏的情況等等,收集整理的文檔都有好幾十頁,研究也算透徹。知道通逸地產公司在建造商業城項目中單單資金鍊這方面很難找到破綻,從而擊破對方,可以運作的,或許只有在銷售環節,能不能有手段讓他們不能正常銷售或省裏干預對方的銷售?或許可行,但自己要找到這樣的可合作的人卻也難,楊善秀相信不只有他一個人在關注通逸地產公司的商業城,不僅僅是他看到商業城項目潛在的價值,動心的人多了,只要大家聯手起來,必然有途徑可走。
隨着通逸地產公司的商業城項目建造投入越多,建設形勢越明朗,楊善秀對這個商業城價值的認可度也越高,不斷琢磨,可終究找不到更好的可行辦法。毛曉斌、陳囿的注意力雖不在這邊,但他們或許有些想法是可行的?真要對通逸地產公司下手,毛曉斌這些人出面纔是最穩當的,至少楊善秀自己不會衝鋒在前。
再一次回想通逸地產公司的崛起過程,似乎背後有超強實力的大人物在背後發力,纔可能在當時的情況下拿下迎輝樓的改造權,之後跟九龍國際集團之爭,繼而拿下泰安樓項目,都說明這一問題,但後來呢?就更像馬忠琦在賭了,申報商業城項目之初,省裏似乎給了通逸地產公司傾斜與便利,單子這種便利主要是建立在通逸地產公司作爲省裏標杆這樣的前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