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宸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着汽笛聲的一陣長鳴,火車終於開始奔馳在鐵道上,載着那些懷有一顆愛國之心的熱血青年,離開孝感踏上去往遼寧地區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的征途。
在這列火車上,羅運平坐在列車上的某節車廂內,靜靜地觀望着車窗外一排排掠過的樹木稻田和房屋,心中多了幾分思鄉之情;他低着頭沉默不語,眼神顯得有些黯然,腦海裏浮現出父母和自己還有弟弟妹妹們在一塊兒喫飯一塊兒玩耍時的情景,不禁潸然淚下,一股思念的情懷頓時撲面而來。父親之所以給他取名羅運平是希望讓他安心的做一個平凡的老百姓;可是,當他作出參加志願軍奔赴朝鮮打仗的決定時,他的一生命中註定不會平凡,此次赴朝作戰,也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可能回來和父母還有弟弟妹妹們團聚。想到這兒時,又有種哀傷的心情霎時間湧上心頭。
當他正懷着一臉悲傷的心情沉默不語時,坐在他旁邊靠走道身穿一件紫色長衫,梳着邊分發型,脖子上圍着一條白色圍巾看上去像個書生的俊美少年操着一口流利的黃陂腔面帶微笑地搭訕道“你怎麼了,想家人了嗎?”
當羅運平聽到他那一口流利的黃陂腔,心裏頭頓時多出了幾分親切感“原來你也是黃陂縣的,你是哪個村的呢”
“我是黃陂縣常家大灣的,我叫常雲靜”
“哦,你好你好”
羅運平一邊說一邊和常雲靜握了握手;
常家大灣是黃陂縣鄉下的另外一個大灣,離着羅運平所居住的羅家灣很近,灣裏頭大多數家族都姓常;雖然常家灣和羅家灣一樣比較普通,但是來頭可不小。據說他們都是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後裔的分支,因爲他們灣都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話說在朱元璋第四個兒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佔南京的時候,常遇春的某個兒子因曾經輔佐建文皇帝朱允文主張削掉朱棣的藩位被朱棣下令追殺,無奈之下他便從南京一路向西逃至湖北武昌,在黃陂縣一帶安家,後來就有了常家大灣。對於這個傳說,常家灣內的所有百姓口口相傳,直到今日灣裏年輕一代的孩子們各個都是耳熟能詳,這也包括此時正坐在羅運平身邊的常雲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