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根據這幾天的調查和研究,在顧謙非最新的罪犯側寫中,碎屍案的兇手應該是老鷺城本地人,因爲外來廉價勞動力的大量湧入而就業困難,於是形成了某種程度的排外思想,並進而發展出反社會傾向,希望通過碎屍案給社會帶來恐慌。
但是兇手內心潛藏着不自信,擔心行兇過程中出現意外,所以出手目標選擇了外來者中最弱勢、最容易得手的拾荒者。
而且其拋屍地點也都沒有選擇在鷺城最爲繁華的開元區,反而以新湖區、滄海區這樣由外來人口支撐的新興城區爲主。
根據犯罪心理學的分析,這些都是兇手是鷺城本地人的最佳證據。
反之如果受害者是本地人,且拋屍地點放在開元區,那麼兇手是外來人口的幾率自然會更大一些。
這是人的潛意識作祟,畢竟兇手既不是仇殺也不是激情殺人,純粹是對無辜者下手,那麼目標的選擇多多少少會帶上兇手的一點感情色彩。
就像國外那些喜歡殺女支女的連環殺手,其母親多半也是從事這個職業,並且給他的童年留下了心理陰影。
既然認定兇手是鷺城本地人,並且有較大可能居住在老市區開元區,那麼顧謙非自然會選擇由開元區北上的這一邊作爲主要監控地點。他有較大的把握兇手會趁着上班早高峰來此拋屍。
當然,罪犯側寫不一定準確,但是第十二塊碎屍的拋屍地點在宜賓路的幾率卻至少是50%,另一半的可能則是呢喃club。
這是顧謙非昨晚去過呢喃club之後想明白的最後一個關節,成功地將最後的拋屍地點從幾千個可能縮小到了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