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桃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代王士性在《廣志繹》中說:“洛陽水土資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雖如許,盜者尚能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味),則發(掘)。”
解放前的挖掘設備,選用鋒利的鏵犁葉片的一部分做“掘進器”,“三片裝”很像螺旋槳,後部緊連着螺旋狀的“排土”裝置。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將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夠打透墓磚。
從鐵錐到“洛陽鏟”,是北方盜墓賊使用地下探測工具的一個飛躍。
河南洛陽城自古以來文化悠遠,歷史上曾爲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時至今日,洛陽名聞天下的“洛陽三寶”,就是龍門石窟、白馬寺和“洛陽鏟”,其中前兩樣都有極好的聲名,而獨獨這第三樣似乎並不光彩,因爲它是一種盜墓工具。洛陽城確是盜墓風行,主要源於洛陽自古以來的厚葬之風。
自古以來洛陽達官貴人講究厚葬,而且往往異常重視墓穴的修建,隨葬頗豐,以致於洛陽古墓多如牛毛。
唐代詩人王建有詩:
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
舊墓人家歸葬多,堆着黃金無買處。
所說的是墓地的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