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嶺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七章龍山陳村
陳維政的老家慶山縣離省城平南約兩百公里,離古宜市也有五十公里,是一個崇山間的谷地,谷地的一邊是龍山山脈,另一邊是慶山山脈。平南通往慶山縣城的二級公路經過龍山鄉,從龍山腳下經過,一棵巨大的龍眼樹下有個三岔路口,陳維政就在這裏下的車。
通往老家的路並不比縣道小,而且是鋪裝得很好的水泥路面,這是前兩年縣上搞村村通工程的成績,這幾年,國家扶助農業,大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是很有成效的。走了幾十幾百年的老泥路,一朝變成康莊大道,只要有良心的人都會由衷的謝謝政府,謝謝政策。
縣道是沿着一條小河修建的,去陳村就得跨過這條小河,小河上有一座橋,一座清朝道光年間建的石拱橋,樣子與圖片上的趙州橋十分相似,只是沒有那座橋那麼久遠,那麼有名。石橋的結構也與趙州橋十分類似,長條的石塊人工鑿成契型,上大下小,條條相擠,越壓越實。橋面約四米寬,大青石橋面,平整光滑。橋是不準汽車通過的,在橋的上游不到十米的地方,建有一道滾水壩,壩面上就是載重貨車通行的路,水從壩面上漫過,在下方形成一個小小的人工瀑布,瀑布下,是夏天孩子們最好的嬉水天堂。
陳維政走上橋,目光還停留在瀑布中,彷彿又回想起孩童時代在瀑布下玩水的情景,腳步也不由慢了下來。
“維政!”有人叫,陳維政忙把自己的思絮從瀑布那邊拉回來,抬頭一看,跟自己打招呼的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身材很高大,很健壯,一頭濃密的短髮下是一對小眼睛,獅鼻闊口,短頜無須。一件迷彩T恤下面是一條墨綠色的舊西褲,腳上穿的是一雙塑料涼鞋。
陳維政認識他是三爺爺家的孫子,叫陳維來,當過幾年兵,退伍回鄉務農。村裏看他當過兵,就讓他當了村裏的治保主任。
“維來哥”。陳維政忙打招呼,一邊從口袋裏掏出一包紅塔山,發了一隻出去。
陳村的人都姓陳,除了娶來的和倒插門的。據說,在清初,清兵入關,圈地殺漢人,原籍泰東的陳家老祖舉家南遷,來到這裏,與當地人通婚,慢慢繁衍出陳村這一支。
如今陳村最老一輩是傳字輩,也就是陳維政的爺爺輩,陳維政的爺爺陳傳喜排行第十五,屬於比較靠後。陳維來的爺爺排行老三,已死去多年,是陳傳喜的族兄,嚴格來說,陳維政與陳維來已經沒有太多血親,只是同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