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水患無疑是“人患” (第1/3頁)
園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33章水患無疑是“人患”
(謝媛的“記者調查”,以自己事件唯一目擊證人,和當事人的雙重特殊身份,以無可辯駁地事實證明:這明是一場人同自然鬥爭的河災水患;實是一場失卻公德,良心道義,手握重權官員人爲造成的災難。因此說,它亦是人與人之間的是非正誤之爭。)這已是謝媛加盟市報後,以“本報記者”身份,調查撰寫的第一篇,洋洋灑灑近萬言的《記者調查》,在市報頭題位置發表三天之後。便當即不僅在事發地津水;且在全H市笵圍內,都獲得了較大反響。在當初的那些日子裏,該事件似乎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中心話題。無論認識或不認識,瞭解或不瞭解的,均對文中兩個主要當事人:津水縣委書記鄭壬君,和縣長周定元;都會給予恰當合理的鑑別和評判。無不讚賞頌揚並同情前者的胸懷大局,公而忘私,捨己救人的壯舉;而鄙視嘲弄並痛罵後者,苟於一己私利名位,竟置津水河沿岸人民生命財產於不顧。
而該篇《記者調查》,自首先是在事件首發地,津水城鄉反響則更大。你看,此刻在津水縣委機關,縣委書記鄭壬君的辦公室裏,自上週一他重回這處辦公室上班理事,掀起首輪同事聚會高潮之後,這便重又掀起新一輪自發聚會高潮。當然,兩次自發聚會,議論的中心話題,自有各自側重:若上輪是以表達,“重獲老班長領導親切依戀”中心議題的話;則這次卻自然是以《記者調查》爲中心議題了。且這次人們來時都有個共同特點:即手中不約而同的都在拿着,那張登有《記者調查》文章的報紙;且相互間見面說不上三句話,便又立馬回覆到,對“有關報紙文章內容”的討論上去了。
“鄭書記,您真是慧眼識珠啊!咋會一個猛子扎到濤濤洪水中去,就盯那麼準,一把就救上來個女才子哩?”一向愛開玩笑的紀委書記婁清廉,首先以幽默的話語打開自發聚會的話題說。“要說吧,這從京城來的女學生謝媛,別看人年紀不大;且猛一看上去,又顯得那樣單純幼稚;但卻沒想到還挺有思想見地哩。你們看這文章中的思想,是段段閃着機智光輝,句句珠璣呢。”
“是呀,文中披露事件雖是客觀存在的,沒摻雜任何虛構和添加成份。”陳姐素雲亦很驚奇地說。“但那高度概括和提綱攜領總結綜合,卻完全靠的是作者智慧和高超駕馭文字能力嘛!”
“您還別說,按說文章中所寫事件,包括某些細節,都是在座的我們都曾經歷過的。”葉藍亦深感納罕地說。“可既往我們大家,卻並未感覺到它的嚴重性呢?”
“何止於沒感覺其嚴重性哩?”郝舒韻不禁自責地說。“其實東院那幾個人,早就露出了狐狸尾巴;可當時咱不僅沒能及時識別,卻還一直將其當好人看哩。每想起當初班子分工俺主動讓賢那件事,俺就把腸子都悔青了。俺豈不是又做了次東郭先生?”
“其實舒韻您也不要過分自責;不是還有‘矛盾轉換,壞事變好事’一說嗎?”鄭壬君及時排解說。“若你那次不讓賢,那人當時當不上代縣長,後亦未扶正,說不定至今還在我等身邊潛伏着呢;那再後暴露說不定危害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