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韻妙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久而久之,石飛漢的家門口門庭若市,他的家自然成了“技術諮詢中心”,從早到晚“熱線電話”響個不停。來者從石飛漢那裏學到了一門科學養雞技術,回去推廣開去,效法大養其雞。肉雞上市季節,來自廣州、佛山等地的商販潮湧而至搶購搶運,成捆成捆的人民幣裝進了養雞戶的腰包。
鄉親們笑了,石飛漢的臉色卻凝重起來。他看到肉雞上市多了,農民爭着賣,商販壓價收,鄉親們增產不增收。1986年春,他找到區政府,說想把養雞的鄉親們組織起來搞個“協會”,統一購種苗、藥物、飼料,統一銷售,統一搞個商標打品牌。區委書記秦樹章大爲高興,說全力支持。
於是,養雞先富起來的石飛漢自掏經費辦起了“石頭村養雞協會”,半年間發展會員近1000名。他義務當講師,無私傳授科學養雞技術,還請來省城的專家教授給鄉親們講科學養雞,前來聽課的農民最多時達3000人。
有文化的拿小本子使勁記,沒文化的支着耳朵使勁聽,石飛漢看到鄉親們這樣好學,大受鼓舞,乾脆中午管一頓免費午餐。
結果來喫免費午餐的人越來越多,石飛漢的家成了沒有圍牆的“科學養雞大學堂”。村幹部們感慨地說:分田到戶以來,從未見過這麼多的農民自發來聽課的。
在深山野嶺的石頭村,沉靜了千年的山溝溝揚起了它雄偉的龍頭;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一條現代肉雞產業化之龍——石飛漢養雞集團有限公司,在這裏起步騰飛了。
1988年春,廣東石飛漢集團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在經過半年的籌建期後,一個集農、工、科、貿、商於一體,年產值2億多元的肉雞一條龍企業運營投產;
在一條千百年來穿越天河鎮的S113線省道過境公路旁,矗起了一座樓高6層,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投資1000多萬元,集辦公、飲食、娛樂、購物、商務於一體的標誌性建築——鳳都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