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韻妙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在那次石凌輝來找父親請教防治雞瘟病,正在唸高中的石萬里就敏銳地察覺到我國農村一場偉大的變革將要來臨,一顆立志回鄉創業的種子便在那時開始生根發芽,直至破土而出。
再說石萬里去找校長辦完“放棄北大錄取”相關事宜後,一回到家,就對父親、母親說出了他的決定。
“什麼?”石二妹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自石萬里回村參加鄉親們爲他舉辦的升學宴之後,回到家就有些心神不定,也曾說過不想再讀書,回鄉與鄉親父老同甘共苦共患難。
當時,她以爲石萬里是說笑話,可這消息來得太突然了。她知道石萬里決定了的事,是不輕易改變的。
其實石萬里不想讀書想養的事石二妹早有發覺——石萬里小時候,對雞就特別酷愛。石德天錯劃成右派分子被遣送回鄉後,癡迷養雞。在那個“朝照鏡,晚梳妝,中午水汪汪”一日三餐食稀飯的年代,又有誰還能拿自家的“養命糧”來養雞呢?但是,小萬里看見小雞餓得“吱吱”地叫個不停,他就偷偷地去米缸拿米去喂;
寒冬臘月,他叫父親把住宅周圍的牆壁鑿成一個個能讓雞進進出出的小洞,讓羣雞與家人圍在一起取暖;
稻穀收割季節,鄰里鄉親把收割的稻穀曬在地堂上,有雞來啄食就用掃把驅趕,他看見後就大聲叫喊“小心一點,不要打着雞!”
而石二妹記得最深刻的一次,是小萬里看見在自家屋檐下家裏那隻報曉公雞和一條蜈蚣搏鬥。但李氏絕沒想到他竟會愛雞愛到這種程度,奮不顧身前去打救那隻公雞,而自己被蜈蚣咬傷渾身紅腫。他不但沒停手,還不顧傷痛去救活公雞,這決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她一時之間不知是喜是悲,她含淚背起了小萬里去大隊衛生站。
回到家中,石二妹望着這個被蜈蚣咬得遍體紅腫的兒子,心都要碎了。心想:丈夫臨去縣食品公司工作前還再三囑咐自己要好好撫養裏兒,不讓孩子喫苦受罪,可是丈夫纔去了幾個月,兒子就喫了這麼多的苦,遭了這麼大的罪。自己常常裏裏外外一把手,對兒子的照顧很難周到。兒子年幼,不懂得保護自己,身上常有蚊叮蟲咬和磕碰的傷痕,要再這樣下去,這孩子說不上還要喫多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