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8 (第1/7頁)
秀木成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比其他土地肥沃的衛所要多出一倍的份量,並且給了安置銀,後者甚至是太.祖皇帝從自己當年並不多的內帑親自劃撥出來的,算私人補貼。
僱人也好,多生育兒女子孫也罷,把地種好,日子經營起來。
本來也還成的,如果發生什麼變化,上折申請重新劃地,甚至實在不行整個衛所遷移都是可以的。
但這一切隨着太.祖駕崩,神熙女帝登基劃上句號。
“……這些年,也不知什麼原因,各任指揮使和麾下將領帶着營裏的兵卒也是花了大力氣,但田地卻是越來越鹹,到後來麥子已經長不到了,只能種豆種粟。……”
一直到了九年前,葦河大決,內澇長達一年之久,完事以後,衛所回遷,卻發現土地情況惡化厲害,到後來徹底不行了。
其實十六鷹揚府種種舉措,也算是無奈之舉。譬如瀛州鷹揚衛,建朝四十多年瀛州至沛州一帶的龍江中游樞紐已經徹底成爲一片繁華之地,人口大興。
別說女帝在朝,十六鷹揚府咬緊牙關不給神熙女帝任何裁撤介入鷹揚府的藉口。且就算神熙女帝允許增拓永業田,附近也根本沒有合適的良田可以拓展了。
這麼富庶稠密的州縣,這麼人口衆多的地域,一旦要拓田徵地,不亞於一場人口大遷徙,涉及很多極麻煩的方方面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