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匆匆喫完午飯後,我挎着個帆布袋,打了個車就去了盤龍閣。
盤龍閣作爲古建,除了專業的愛好者,並沒有什麼可看之處,它的大殿是單檐九脊頂抬梁式木構建築,高十來米,面積五百平左右,面闊三開間,進深約四間,殿內四根內柱支撐,頂上的檐柱柱頭縱橫連結,內柱頭上均施斗拱,在整個架構中沒有用到一顆鐵釘,比較偏向唐宋風格。
我進門之後,從連廊走到四四方方的院子,又從四四方方的院子走回連廊,看了好幾圈,發現地面草坪基石的造型,和農家小院差不多,與道家法陣的任何特殊寓意,都沾不上邊,整個古建內也是空空蕩蕩,沒有任何遮擋物,一眼看去就看到了盡頭,我即使是開了法眼,也幾乎找不到任何地獄之門的痕跡。
我拿出簡介看了一遍又一遍,又在這小小的盤龍閣裏,看了好幾遍,還是無果,直到外面走進來一波懂建築的遊客,才隱隱的聽見其中一個年長的老者說起了盤龍閣的歷史。
老者說,眼前大家看見的場地都經過了幾輪翻新,曾經這個院子靠近大殿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外方內圓的風水池,一方面用於木構建築的防火,另一方面也取於天圓地方的寓意,風水池的池水中間分別雕着日和月,象徵着陽和陰,有人說,每當太陽落下月亮升起的時候,就會穿過池水裏日月雕塑中間的孔,把光束灑在池面,漂亮至極;也有人說是因爲這兩個日月池水底下,壓着張天師親手篆刻的碑文,當年被有人移到這裏來,就是爲了鎮壓這裏顛倒的日月之氣。
“這風水池,後來爲什麼翻新之後要埋掉?”有人提問。
“這就不太清楚了,也沒有典籍裏有記載,或許是當時軍閥混戰時期,覺得這水池沒什麼用還礙事,就把它們給填了吧。”老者說到這裏,又帶着大家到大殿裏轉了一圈,講了講古建築榫卯細節。
我夾雜在人羣中走了一段,慢慢走到原本的風水池面前,風水池的地面,現在被填一絲痕跡都沒有,我碰了碰池水中的雕塑,又蹲下來把整個手掌按在地上,想要找到傳說中可能出現的地獄之門,可手掌落地的瞬間,一股刺骨的寒意傳入手心。
我想要站起來,卻發現自己的身體不由自主的貼向了地面,我趕緊掏出八卦鏡,對着地心就是一照,可八卦鏡的鏡面不知爲何,“吧唧”一聲碎的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