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長不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類的大腦分爲左半球和右半球。而這兩個半球,則是通過一個由大約兩億根神經纖維構成的“胼胝體”連接。這個神經纖維束位於大腦正中央,橫截面呈弓狀。
如果胼胝體被切除,那麼大腦兩個半球的聯繫將會被切斷。換句話說,如果想要研究單獨一個半球的功能,那麼只需要切除一個人的胼胝體就可以做到。
當然,爲了研究就切除某人的胼胝體,未免太過不人道。但世界上也確實存在真的完全沒有胼胝體的人。這類人中,就有一大類,是因爲患上了當時的醫學無法控制的癲癇,只好通過切斷胼胝體的方式進行治療。
這類沒有胼胝體的人,被稱作“割裂腦”。
而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系教授斯佩裏針對裂腦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
如果將某一個圖像放置在裂腦人的左側或者右側,那麼這個視覺信號就會首先被傳遞到對應側面的腦半球。而斯佩裏最初的檢測項目,就是讓願意參與試驗的裂腦人們坐在一個木板前。這塊木板上有一行水平排列的燈泡。這些燈泡會在他的左右兩側分別閃爍。
而當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報告他們看到的景象時,他們卻都表示,他們只看到了右側的燈泡閃爍。
隨後,研究人員又讓受試者視野左側的燈泡單獨閃爍。而這一次,他們卻沒有任何反應。
唯一合理的解釋似乎是,負責左側視野的大腦右半球並不能處理這一視覺信號,是一個“盲區”。
但接下來的實驗卻推翻了這個解釋。當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指認所有閃爍過的燈泡時,儘管受試者嘴上說“只有右側有閃爍”,但是他們的手卻精準了指出了左側閃爍過的燈泡,準確率很高,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