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第1/9頁)
晏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司馬此舉,是險而不險。廟堂視大司馬,是怕而不怕。”
簪纓且不理宮廷內外的一塌糊塗,她只惑於小舅舅調兵後可能面臨的局面,從沈階那裏,得知了更多關於北府形勢的細情。
她看着案上一張彎彎繞繞的輿圖,眉頭也不由糾結,“又怕又不怕?何解?”
一場雨水後,樹上黃鶯囀,又是風和日麗。簪纓跽坐在堂中採光好的位置,一案對面,便是畫灰謀事的沈階。
簪纓坐矮榻,他坐棋子方褥,本該比主君低一頭,卻因他個子拔羣,兩人發頂看上去平齊。
“京口之於整個南朝的重要性,可分對外與對內兩者,女郎聽階細說。”
他的音色低介,沒有花哨,卻不顯得陰沉寡淡,爲使簪纓聽明白,刻意放緩語速,“且不說京口作爲軍事重鎮的作用,從經營上說,京口首先溝通着三吳與京城的水道糧道。”
沈階駢指搭在羊皮地圖上的三吳之地,“三吳之富,衆所周知,向有‘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的說法。建康一城數十萬衆的口糧,大半全賴三吳給養。可是又有一說,三吳易動難安。”
簪纓想起上一次小舅舅給她講的京畿地勢,恍然點頭,“江左依山環水,京城拱衛甚多,看似繁固,可正因繁庶,難以牢固。三吳到京城最主要的水路,是破崗瀆,然而其中一段轉折恰經京口……”
她沉眉想了想,“所以一旦此段被卡,便等同斷了京城的往來給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