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第4/10頁)
晏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簪纓接過一看,竟是法覺寺收留江洋大盜的罪證。
原是唐氏近日一邊助長佛教風靡,一邊又暗中調查京中各大寺廟的短處。
底下人發覺法覺寺內僧人有異,便找到給寺中供給新鮮菜蔬的田主,出錢替換了每日送菜之人,通過與寺內的小沙彌交談打探,方得知,數年前有搜捕令上的江洋水寇爲逃避追捕,便奉金鋌入寺,發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法覺寺的住持收了錢,爲盜賊點下戒疤。
從此盜賊改頭換面,非但不必躲躲藏藏,反而成爲一位體面的僧人。
“逃禪竟還有這麼個逃法。”簪纓看後冷笑不已,“聽說佛門第一戒,便是不殺生,第二戒,便是不偷盜。若每個殺了人的罪犯說一句放下屠刀便可成佛,那所謂西方極樂淨土,只怕也要人滿爲患了。”
就不知被市井中講法僧人煽動的百姓們,若得知此事,還敢不敢進廟拜佛?
王逍說得不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李景煥要藉助佛教之力,簪纓若在一開始便出手彈壓,只怕風聲如草,春風吹又生,她花了大力氣還喫力不討好。
不如先讓建康的百姓們對佛學產生好奇,再到追隨,再到深信不疑——這時候,忽然再得知寺廟內的貓膩,那種背叛的憤怒感纔會格外強烈,太子受到的反噬也會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