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事生產只管練兵,荒村的景象大變,81人在打穀場不斷揮灑汗水,小孩讀書老人負責做飯割草,壯婦全力生產火藥。
亞伯最近在研究鐵質的鑽頭,當然不是鑽鐵的,而是鑽木頭的,手雷好用自然引起了亞伯的重視,卷槍管都放棄了,鐵甲也不打了,就盯着鑽頭。
“怎麼樣亞伯,有進展嗎?”
王寧也非常關注這個,之前的黃竹手雷要依靠鐵釘固定內外兩層的竹筒,這個製作需要極爲高超的技藝,後期裝填石頭和火藥都非常不方便,所以王寧提出鑽木的辦法。
鑽木好處顯而易見,技藝上面的要求也高了很多,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外層縫隙的開闢,這需要攻克的,好在亞伯技藝高超,不然這事王寧只能想想。
王寧想法很多隻是沒有技術支撐他的想法,他最想做的就是鍊鋼,鋼產量可是工業化程度的指標,而且一旦成功弄出鋼,王寧就能飛快發展了。
夢想與現實總是差距太大,一個木頭都鑽不了,火銃這東西也只能意淫一番了,現下的火銃採用捲鋼做法,鐵管厚重,但凡用藥大的都是厚重無比。
後世的迫擊炮纔多重5斤2兩,現在的火銃多重,威力大的九頭鳥重達24斤,開火都需要支架,實在駭人聽聞。
二戰時期普遍步槍都在8斤上下,這年代的火銃普遍十二三斤,可莫要小瞧了這四五斤重量,關鍵時候足以導致一場大戰失敗,關乎一個國家的興亡。
亞伯依舊在考量如何鑽孔,鑽頭不難,難得是如何使用鑽頭,用手搓是定然不行的,這時代好些東西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