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紅海 (第2/3頁)
前山小駱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葡萄牙是世界第一個世界性的殖民帝國,大航海的先驅者,同時也是受益者。15 世紀初,坐落於歐洲西端利比里亞半島的葡萄牙王國成爲了西方世界中致力於海洋擴張的先行者。
葡萄牙人瓦斯科·達·伽馬於 1497 年從里斯本出發,首次成功地繞過好望角,並於次年抵達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庫特,建立了西歐與印度之間的貿易航線。三年後,葡萄牙人又發現了巴西。
葡萄牙的航海發現進程非常快,1500年,葡萄牙宣佈擁有南美洲東部。從1507年到1511年,佔據了紅海口的索科拉特島,1514年,又佔據了波斯灣入口處的霍爾木茲。1510年,葡萄牙佔領了印度西海岸果阿,作爲在印度洋進行侵略的主要基地。
而在一百年前,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曾經通過鄭和七下西洋,在印度洋構築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東方海權,但是可惜,後繼的大明皇帝都是採取閉關鎖國政策,片帆不再出海,最終就是短短的幾十年後,鄭和歷經千辛萬苦建立的海權全部都喪失了。
達·伽馬的這次航行無疑是西方海權對東方海權的衝擊和挑戰。隨後的幾十年裏,葡萄牙不斷擴大在印度洋海域的行動規模,企圖奪取整個印度洋制海權,壟斷香料貿易。
1509 年,葡萄牙在第烏海戰中擊敗了印度和奧斯曼埃及行省組建的聯合艦隊,確立在西印度洋的海上霸權。1511 年,葡萄牙遠征隊佔領了馬六甲王國,並以此作爲戰略據點繼續展開對東南亞的征服行動。1515 年,葡萄牙佔領了位於波斯灣入口處的霍爾木茲。後來還騙去了澳門做貿易港口租借地。
葡萄牙國王支持航海家開闢未知航路,爲海洋擴張提供必要的知識基礎;開放王室森林,以大量優質木材供應造船業的發展;設立研究航海技術的天文觀測臺,收集航海需要的文獻資料,鼓勵火炮在海戰中的使用;興辦航海學校,招攬航海人才,從而塑造了走向海洋的國家風氣。
葡萄牙長期致力於奪取非洲、印度和東南亞的主要港口,特別是亞丁、馬六甲和霍爾木茲等戰略據點,從而全面封鎖當地人的航運通道,進而通過海軍優勢奪取制海權。通過武裝掠奪、貿易壟斷和開發殖民地等經濟手段,獲取更多的財富和資源。葡萄牙人從最初的粗暴掠奪,進而發展爲對香料和奴隸等貿易進行王室壟斷。
後來,逐漸喪失壟斷地位的葡萄牙又轉而在殖民地發展種植園經濟,力圖爲皇室提供穩定的資源和財富。可以說,葡萄牙人憑藉軍事力量實行貿易壟斷, 再用貿易壟斷獲得的鉅額利潤維持其軍事優勢,這種武裝貿易模式也對歐洲的英國、荷蘭等海洋強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