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穩固 (第1/2頁)
前山小駱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着歐洲爭奪殖民地的白熱化,華夏的安全形勢也發生了重大轉變,原來已經基本上穩固的安全形勢開始在南美洲、非洲出現了動盪,隨時隨地可能發生衝擊華夏核心圈外圍防禦的可能,而華夏目前沒有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在南美洲、非洲大陸建設縱貫南北的防線,所以新的安全形勢要求華夏的戰略佈局要重新調整,以適應這種不穩定的安全平衡,這就要求華夏核心圈裏再也不能有不穩定因素,而外圍防禦除了海軍加強海上封鎖的能力外,美洲、非洲、西亞方向的戰略防禦也要轉入動態防禦,積極防禦,利用盟友或者貿易伙伴的力量建立緩衝區或者戰略屏障,而人民軍的攻防戰略也要進行重大調整,動態巡邏或者巡航變成常態化,局部沒有駐軍的地區需要派出軍官團進入,組織建立遊擊根據地或者讓當地土着歸化,建立附屬國,訓練整編其邊防部隊進行必要的邊境防禦,然後形成一個隱形的防禦圈,讓美洲、非洲在地面上也成爲華夏的戰略屏障。
因此華夏的戰略佈局調整非常大,以前以點代面進行戰略分割防禦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安全要求,幫助盟友或者滲透歸化土着建立完整的防禦圈成爲了迫切的戰略要求,而原來華夏的戰略佈局已經不適應今後的戰略執行,因此調整佈局也是勢在必行了。
華夏帝國的戰區首先進行了大範圍的重組調整,合併爲新的中原戰區、南洋戰區、北部戰區、亞洲戰區、歐洲戰區、非洲戰區、美洲戰區七個戰區,二級警備衛戍區二十多個。
其中新的中原戰區包括絕大多數大明故地,北至遼寧,南到馬六甲海峽北岸,西至西域東到臺灣、呂宋、爪哇,緬甸、藏南都包括在內,這裏是華夏帝國現在正在的核心區,人口近一億二千多萬,工農業發展水平最高,公路、鐵路網建設也最完善,重要的港口幾十個,是經濟貿易最發達的地區,但是安全上仍然有不少隱患,第一個就是夾在中原戰區和亞洲戰區之間的印度莫臥兒三國,第二個就是爪哇、呂宋羣島的周圍地域上的土着部落和土邦,第三個就是澳門、馬尼拉、巴達維亞、馬六甲、果阿這些共管城市,這幾個隱患牽扯了華夏太多的精力和駐軍,所以必須要徹底解決。中原戰區司令員是孔有德,參謀長由盧象觀接任。穩固中原戰區形勢的方案也隨之制定出來了:
一、莫臥兒三國的解決
華夏從四面進攻這三個分裂出來的國家,消滅其武裝力量,然後派遣工作團接管其軍政大權,訓練整編治安軍,建立親華夏的附庸政權,撤銷軍隊,並且認華夏帝國爲宗主國,然後在華夏的大框架範圍內進行統一的戰略安全佈局,駐軍由華夏人民軍邊防部隊負責,軍費由三國承擔,當然三國今後必須普及漢語教育,唯一的官方語言只能是漢語,國家認知也只能是華夏,工作團準備用二十年時間進行二代人的漢語教育和民族教育,這項文化建設由王夫之的社會科學院負責領導推行。
1656年三月,華夏帝國從四面發起了對莫臥兒三國的進攻,南面的果阿根據地出動山地部隊一個軍,裝備了大量自行車和川馬的人民軍六萬多人分多路攻入了南面莫臥兒二王子建立的國家,並且在六月份攻佔了其都城,活捉了二王子。之後的三個月人民軍在這裏進行了反覆清剿,所有軍隊一個不落地被殲滅了,俘虜了十多萬人被人民軍全部送到了美洲巴拿馬特區去挖運河去了。西面的大王子被從坎大哈、西域、藏南出動的三路大軍合圍在卡拉奇地區,最後大王子拒絕投降被擊斃,所屬十多萬騎兵全部被殲滅,騎兵加上陸軍共有二十萬俘虜,被人民軍從中亞走廊押送到北海、裏海、黑海地區去修鐵路。而三王子盤踞的德里是最先被攻佔的,華夏人民軍從藏南、孟加拉、孟買三面出擊,消滅了包括象兵在內的莫臥兒精銳部隊二十多萬,俘虜近十五萬,被人民軍押送到蘇伊士分割區去挖運河去了。1656年八月,工作團全面進駐莫臥兒三國,貴族豪紳地主等特權階層通通被流放巴拿馬、蘇伊士、裏海、黑海特區,親華夏的王室子女被推舉做了三國的汗王,人民軍邊防部隊進駐,工作團的改造工作隨即開始,莫臥兒三個附庸國建立,中原戰區的一大隱患就此解決!
二、呂宋、爪哇羣島上的土着部落、土邦問題
華夏派歸化的土着去和這些島嶼上的土着談判,要麼接受漢語培訓和思想改造,要麼遷移,華夏負責將他們運到美洲、非洲的大陸上,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部落聯盟甚至是國家,畢竟大陸上的條件要比海島上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