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起重 (第1/2頁)
前山小駱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於巴拿馬特區、蘇伊士分割區兩條便捷航線的運輸量越來越大,導致了兩第港口對起重設備的需求大增,起重重量越來越大,單件體積、尺寸也越來越大,新型軌道行車起重機在碼頭上應運而生,並且體型越來越大,單件尺寸已經大到了現有大型貨輪裝不下的程度,華夏迫不得已在巴拿馬特區、蘇伊士分割區建設了大型的起重機設備生產廠家,然後通過陸路運輸才能裝到兩岸的港口碼頭和梯級船閘提升機臺上。
初步設計的運河通航能力是十萬噸級別的大型輪船,當然運河和船閘尺寸都做了預留,連將來建設更大的船閘的地方都預留好了,就怕將來船隻造得太大通不過運河和船閘,喫水深度、寬度、往返交錯安全餘度都已經設計預留,運河的挖掘施工除了專用工具在研發外,爆破施工已經非常普遍,進度大大加快!不過爆破施工全部都由華夏的工程師和建築公司實施,炸藥只能由華夏的工程師和爆破手接觸使用,其他人一律不得接觸,就算是想見到都非常困難,黃火藥仍然是高度保密的物資材料,鋼筋、混凝土被大量使用,使運河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兩條雙線通行的巨大運河正在加快挖掘建設當中,單線寬度都達到了三百多米,深度二十多米近三十米的巨大運河一點點的再向兩岸延伸,建設工期長達十五年的運河項目簡直就是吞金獸,華夏帝國覈定每年的建設速度是十到十二公里,除了有幾十萬的俘虜在施工外,華夏帝國的建築公司近十萬人也在兩個運河施工段日夜不停的進行施工、測繪、安裝設備、澆築混凝土!華夏帝國的年度預算的近百分之二十,一億多華元都投入到了兩個運河項目上,包括了科學院研發的很多起重設備、閘門、鋼橋、懸索橋等等,兩邊的輔助公路和鐵路也在通部建設,更遠的地方就是現在短途轉運的公路、鐵路線,那裏同樣是一片繁忙,海上絲綢之路的兩條線都是越來越繁忙,大批的新移民來到這裏,就算是裝卸工一年下來也能積累不少的積蓄,幾年後成家立業根本沒有然後問題,華夏與歐洲的貿易和兩條運河的工程項目實施,養活了三百多萬人,其中俘虜就有七八十萬,建築公司工人二十多萬,還有二百多萬裝卸工、運輸公司馬伕、駱駝馭手、挑夫、車伕、包裝工人、商行職員、伙伕等等,加上客棧、小飯店、雜貨鋪、澡堂、服裝店、糧店、農貿市場和遠洋貿易商行分行,這兩個貿易轉運區的入口就接近了五百萬,算上根據地的人口接近千萬,當然很多都是臨時做工的流動人口,但是貿易的繁榮已經讓人很震驚了不是嗎?
海軍造船廠同樣在研發新一代戰艦和運輸船的體型和尺寸大小,要通過兩個運河不受影響,就要求一來喫水深度和尺寸大小要滿足運河的要求,二來艦上或者運輸船上的貨物運輸裝卸能同時滿足作戰要求,不僅僅是在運河通行,因此武器的安裝位置,彈藥的儲存位置,艦上運輸線路和堆放地點都需要考慮運河通行的影響,海軍專用碼頭的起重設備也需要滿足海軍使用的要求,一般來說要比民用的尺寸更大、起重量更重!所以科學院海軍武器研究所的項目組專門進行了起重機的設計研發,海軍重炮的吊裝一直是耗時耗力的事情,所以起重設備的研製安裝同樣也是重中之重,起重機也更大更重了!
當然火車運輸也同樣需要重型起重設備,火車站的起重設備也是需求量巨大,能提供更大起重量,行進速度更快,裝卸效率更高的起重設備是華夏各地都急需的設備,海上航線、鐵路大通道、軍隊都需要大量的新型起重機去提升轉運速度和重量,可拆卸組合的起重設備成了香餑餑,華夏帝國境內所有的重型機械設備廠都在加班加點生產各型起重設備,而火車站、港口通電,建設火力發電站也成了標配,否則起重設備動不了耽誤貨物裝卸效率。
華夏就是這樣在摸索中一點點進步,這種進步有些時候甚至感覺不到,因爲太微小了,幾乎就沒有明顯改進,但是很多個微小的進步疊加起來後,就是明顯的進步,讓人震驚的進步!
華夏帝國的鋼鐵工業、設備製造業在這樣的環境下已經高速發展了二十多年,各種各樣的蒸汽機、內燃機都進入了實用,車牀、銑牀、鑽牀、鏜牀等精密加工設備紛紛問世,水壓機、卷板機、鑽機、切割機、電焊機等等實用機器在李天的金手指指引下被一一研製出來,投入到了各行各業的工業生產當中去,華夏帝國的工業化進程在化工發展提速後進入了一個更加深化和融合發展的高速期,技術成果開始井噴式的爆發成長,華夏帝國每年的一千多萬的中學畢業生,二百萬大學畢業生讓工業化的人才隊伍不斷自我更新,並且通過實踐不斷提高認知和理論創新,不斷裂變誕生更多全新認知的新學科、新發明!華夏帝國的工業化既有人才又有理論技術基礎,最後有了市場需求讓更多的實踐活動推陳出新,總結提高,人才濟濟又不斷實踐總結,反過來又推進人才隊伍的不斷成長,接着人才隊伍又通過實踐推動技術進步,不斷循環往復,保證二十年不缺乏生產需求,再經過二十年的實踐提高,華夏帝國的工業化就將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步,一個初步完整的工業體系將被建成,那就是華夏帝國發展的萬世之基。
如果不是華夏最初的大量資金投入,而且是連續幾十年的大規模投入,讓華夏的工業體系基礎非常紮實,後續的財政政策也是鼓勵發展民用產業和加工業,完整的配套的產業發展和大量的貿易利潤獲得,讓華夏帝國的產業發展獲得了不斷循環造血然後擴大再循環的良性發展道路,現在的華夏工業化進程就如浩浩湯湯的江河,不斷向前!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只會按照慣性和軌道不斷向前!
朱慈爝正在試驗一個小型的千斤頂,一點點的把一個重達一千多斤的小汽車前輪頂起來,胖胖的臉上除了油泥就是汗,最後朱慈爝終於停了下來擦了擦,把臉擦成了大花臉後笑了,朱慈爝又完成了一項實用性非常高的發明,接下來就是讓千斤頂大型化和中型化,然後各種工作條件下都能使用,這下我打賭又贏了!朱慈爝很興奮,彷彿獲得了小紅花的小學生,滿臉的肥肉都興奮的在抖動着,耶!李天給我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