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麻利地簽好字,又按好了手印這才掏出自己的身份證交給了劉律師。
“老劉呀這也中午了,一起喫點唄?”馬磊見正事辦完了立馬出聲讓了一句。
“呵呵!不了,不了,今天不巧有個家宴我得過去,咱改天吧,改天我請你咱再聚。”說着劉律師收拾好餐桌上的文件,客氣了兩句起身,在馬磊的相送下就走出了包間。
回來的馬磊便招呼着服務員開始上菜了,一頓飽餐後我一邊剔着牙一邊開口道:“一會兒我寫個方子,咱找個中藥鋪,抓上藥就去你家,熬藥這活兒我必須得親自來,要不不管事兒,連喫七天你就徹底沒事了。”
“呵呵!中藥我也喫過呀,還淨是些名望頗高的老中醫給開的呢,也沒你說的這麼麻煩呀?”馬磊喝了口熱茶隨口問道。
“嘿嘿!他們再牛逼也不過是個凡人,我嘛,我這一行在古時候統稱叫術士,再多的就不能跟你說了,說多了與你與我都不好,我這種人吧,還是別碰上的好。”我詭祕的一笑,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又玄虛了一把。
“哈哈!也是,也是。”馬磊‘哈哈’一笑就挺知趣的不再多言了,這裏多提一句,古時候有句關於中醫的話兒,叫‘醫不叩門。’
病家有了病往往都是上門求醫的,那時候先生們是被人恭恭敬敬地請到家裏邊把脈診病的,甚至是熬藥、喂藥這種事都是郎中親手所爲的,抓來的草藥品質的優劣、熬藥火候的把握、以及服藥後患者的反應古醫者都是要第一時間掌握的,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細節,纔是中醫療效的保證呀,現如今中醫的沒落,或許就跟失落了傳統有關吧,現在的大夫只管開上一大包的藥,有人戲稱‘這是給人喫的嗎?’這一大包的藥喫上個個把月,病人臨走時會聽到大夫,最具諷刺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