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愛與溫暖 (第1/2頁)
愛喫芥藍炒牛肉的田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那個動盪而特殊的時代,土改的浪潮席捲了農村的每一個角落。農民協會開辦的夜校,成爲了許多貧苦農民追求知識的希望之光。然而,對於朋友的母親來說,儘管她去過幾回夜校,卻因爲家庭的責任和孩子們的相繼出世,最終未能真正握住那支象徵知識的筆。
那時,朋友正在附近的一所學校念初中。一個深秋的夜晚,在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下,他寫完作業,正準備收拾文具時,抬頭忽見母親停下了手中的活兒,正默默地看着他。那一刻,他心神一凜,彷彿感受到了母親內心深處的渴望。
他輕輕地問:“媽,你會寫自己的名字嗎?”聲音平靜,卻帶着一絲期待。母親的回答卻令他感到心疼:“我沒念過書,不會寫。”說完,母親低下頭,繼續縫補着衣物,彷彿那是她一生的宿命。
他默默地拿出一張非常乾淨的紙,工工整整地寫下母親的名字。然後,他小心翼翼地將筆遞給母親,鼓勵她學着寫。母親放下手中的衣服,遲疑地接過筆,那隻曾經操持家務的手,此刻卻微微顫抖着。她顫顫巍巍地寫下了那個她一生中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名字。然而,那些字卻像是擺在沙地上的根根枯枝,“梅”字裏的兩點,隔得很遠,彷彿是對視着的兩隻淚眼。
母親寫完後,流露出一種自慚與羞澀。她放下筆,說:“寫得不像,不寫了。”但朋友,那個十三歲的兒子,卻極力稱讚着母親的努力。他緊緊握住母親的手,鼓勵她再寫幾遍。於是,母親又一次提起筆,用力地寫着,每一筆都充滿了執着。
母親的手背青筋突出,那是生活的印記,也是她堅韌的象徵。望着那滿是錯別字的紙張,朋友的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情感。他想起了那盞油燈,想起了油燈下緊握的雙手,想起了“相依爲命”這個淒涼而傷感的詞。那時,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五年,哥哥姐姐們也都離開了家,只剩下他和母親,彼此相依爲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