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荊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蓮花山中醫院推行中醫與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疑難病症,療效顯著。例如,一個姓唐的女教授患了腸癌,京都、海城等地大醫院,判斷她是腸癌晚期,最多隻能夠活一個月。病人經人介紹,抱着一線希望,被擔架抬到了蓮花山中醫院,醫生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鍼灸、按摩、中草藥、氣功療法全用上了,半個月,病人下了病牀,幾個月後,病人居然神奇地康復了。
爲了振興華夏中醫,衛生部門支持蓮花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的做法,建議醫院拍攝一部中西醫科普專題片,廣爲宣傳。我作爲華夏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荊楚省科普作協荊洪工作室主任、江城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採訪過幾位中醫的相關報道與特寫,發表在《江城日報》等媒體上。
我撰稿或策劃的《碘鹽——人類的依靠》等10部科普專題片,也在中央電視臺科技之光欄目播放,但要我單獨爲醫院撰寫醫學科普專題片,涉足醫學科普,任務艱鉅。於是,我向荊楚省科協、江城市科協領導彙報,獲得支持。
我住在醫院招待所裏,每天在醫院食堂喫飯,進行了幾個月的深入採訪,採訪了幾十個醫生,採訪了數百個病人,蒐集了各種資料,終於完成了《蓮花山中醫院傳奇》專題片解說詞。董院長將這部專題片解說詞送給醫科大學的相關博士生導師與有經驗的專家評審,獲得一致好評。
央視、江城電視臺科技之光節目組的編導與記者,在荊楚省科協、江城市科協支持下,前來蓮花山,用攝影機認真拍攝醫院病房場景、病人患病狀況、醫生治療病人的情景,用鏡頭解讀了中醫鍼灸的作用、中草藥的作用,病人康復的情景。
本來,中醫是華夏文明的瑰寶。是一代代中華民族的行醫者在與疾病的不懈鬥爭中,不斷探索、逐漸形成的科學認識,包含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幾千年沉澱下來的中國文化精髓。一把草藥、一根銀針,護佑着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
前後幾個月,《蓮花山中醫院傳奇》終於拍攝完成。這部專題片得到荊楚省委、省政府領導及相關部門好評,得到華夏相關部門的認可。《蓮花山中醫院傳奇》醫學科普專題片在電視臺播放後,由揚子江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廣受歡迎。
權耀軍廳長頓悟說:“原來你就是《蓮花山中醫院傳奇》的作者,我看過這部專題片,你的中醫按摩、鍼灸、切脈、望診等技能,是不是在蓮花山中醫院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