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荊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17章崑崙山地理神話
崑崙山文化廣場的嘉賓臺上,坐着昆縣縣委書記熊仁軍、縣長唐生、洪將軍、陶景山院長,莎白公主、馬德安博士、華夏旅遊協會會長陳耀、地質學家林山、物理學家王海、探險家陳經。熊仁軍說:“這次的崑崙山旅遊文化節、華夏奇石展、華夏中醫技能大賽、華夏武術大賽進入一個新階段,根據傻子夢石教授建議,我們想邀請各位探討共同探討崑崙山旅遊、地理與神話的關係。莎白公主有什麼意見?”莎白公主說:“崑崙山真是個好地方,我曾經前幾日與劉傻子神醫告別,誰知道,我與馬德安博士發現,崑崙山一帶值得我們繼續呆下去。這次的崑崙山旅遊文化節、華夏奇石展、華夏中醫技能大賽、華夏武術大賽很有意義。崑崙山旅遊、地理與神話的關係值得探討。”
劉傻子說:“崑崙山旅遊文化節已經啓動,我想請部分專家在嘉賓臺上作爲嘉賓,共同探討崑崙山旅遊、地理與神話的關係。中國遠古神話和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是對遠古時代自然地理變化的記載,其發生,必有其地理載體,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名字背後的神話傳說,遠古部落或民族,幾乎都會有獨特的文化圖騰,也就是他們信仰的神。”
地質學家林山說,首先明確一下,神話地理並不等同於實際地理,受《山海經》等著述影響,不少人認爲中國古代地理查勘和地圖繪製技術,一直落後於國外,其實是不正確的。至少在宋朝之前,中國地圖測繪技術不落後於世界,甚至在本國地理測繪方面是領先世界的。
神話地理觀與實際地理有所不同,神話地理觀更多的是體現古人對大地的認識和寄予其中的民族情懷和精神。遠古先民腳踏堅實大地,遙望茫茫四野,回顧高山大河,對遠方的地理發出無限猜想,於是產生了地理神話,形成了神話地理觀。
華夏旅遊協會會長陳耀說,神話地理觀最早見於盤古神話中,“陰濁爲地”、“地日厚一丈”、“地數極深”、“天去地九萬里”,創世神盤古的身軀部分,化育出四極、五嶽、江河、田野、金石、珠玉等自然地理要素,纔有了華夏之後土大地。
此後,共公爭權失敗,怒撞不周山(天柱),天崩地陷、大雨磅礴,女媧煉石補天後仍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這是對我國西高東低的地理特徵做出的神話解釋,讓我們一同來追憶古人大氣磅礴的神話地理觀。
“封神”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很流行。其中姜子牙的故事被人們津津樂道,崑崙山的玉虛宮掌教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姜子牙,帶領衆神打敗狐妖,推翻商朝。故事中的崑崙山是衆神的居所,這裏生長着奇花異樹,山間流淌着神泉仙水。
探險家陳經說,但是在現實中,我們看到的崑崙山只是高山和白雪,現實中的崑崙山是坐落在帕米爾高原東部一座雪山。爲什麼這個“中亞山系”會演變成了道教傳說中的“萬祖之山”?這其中有什麼聯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