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荊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傻子繼續介紹——
淺海地區的藻類等浮游植物,一邊大幅度增加,一邊大量死亡,周圍的細菌爲分解其殘骸而消耗大量氧氣,於是,出現了缺氧環境。氧氣較少的海域不斷地擴大,無法氧化的浮游植物,逐漸堆積如山,所留下的大量有機物則形成了石油源巖。
地球溫暖化,也會改變深層海水的流動狀況,由於高緯度地區與低緯度地區海水的溫度高低不同,較低溫但含有豐富氧氣的高緯度地區的深層海水,會流向低緯度地區海域。
但地球溫暖化的現象減少,生物的演化改變了石油的性質。由於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遺骸,因此,調查石油的性質,便可以得知古老時期的生物的演化過程和地球的環境歷史。
王可博士說:“生命的演化,大概有下述的過程。生命大概在38億年前誕生,並逐漸地進行演化,到了距今5億4500萬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時期,爆發性的演化纔開始,大約4億4500萬年前,生命才登上了陸地。”
海洋爺爺高敏石油源巖的主要成分,是當時繁茂的浮游植物所形成的碳氫化合物。羊齒類植物在此時期,繁茂生長於海岸近處,因此,以陸上植物爲原料的石油源巖也出現了。
科學博士王可說,廣闊陸地普遍出現由裸子植物組成的森林,多處形成被沼澤地包圍的湖沼,藻類便在湖沼中大量繁殖。由此,也產生了以藻類爲原料的新種石油源巖,陸上植物的繁盛,促使石油源巖誕生。
劉傻子說,9000萬年前,被子植物和針葉樹林開始逐漸擴張到高緯度地區和高地,針葉樹林的增加,竟使得木材取代了藻類,成爲石油源巖的主要原料。因而,出現以陸地木材爲原料的石油源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