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荊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18章海洋航標藏奧祕
忽然,一種鐘聲越來越大,驕子說,可能是前面航道出現了事故,夢弟聽了,感到緊張,從夢中醒了過來,他聽見海洋爺爺在講航標知識。
海洋爺爺講完了航標,開始講解雷達航標。他說:“雷達指向標,是一種連續發射無方向信號的雷達信標。船用雷達接受機收到這種信號,熒光屏上便顯示出一條通過該標的徑向方位線。
劉傻子教授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軍用飛機出現,一些國家在抵禦它的進攻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爲此,有的科學家開始研製一種遠距離尋找飛機的儀器,這就是後來的雷達。不過,雷達的發明,可以追溯到19世紀。”
計算機姐姐沈琳說,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在證實電磁波的存在時,就已發現,電磁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金屬物會被反射回來,就如同用鏡子可以反射光一樣。這實質上就是雷達的工作原理。不過,當時赫茲並沒有想到利用這一原理。他進行無線電通訊試驗時,通訊突然中斷了,幾分鐘後又恢復了正常。
科普作家李任惠說,這種現象連續幾次出現,起初,赫茲以爲是機器出現了故障,經檢查,一切正常。於是,他觀察了外部的情況,發現一艘輪船正通過兩艘軍艦之間,等船駛過後,兩艦之間的通訊又恢復了正常。
王可博士說,波波夫憑着自己敏銳的感覺,立刻意識到,就是這隻船在經過兩艦之間時擋住了無線電波。他由此想到,如果在海上航線上設置無線電通訊設備,就可以利用電波探測到海上目標。但令人遺憾的是,他沒有將此想法付諸實踐。
小燕子說:“我知道這個故事,直到1922年,美國科學家根據波波夫的設想,在海上航道兩側安裝了電磁波發射機和接收機,當有船隻經過時,通過電波馬上就可以測出。這就等於在海上設置了一道看不見的警戒線。不過,這種裝置仍然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雷達。”
小聰說:“雷達反射器爲反射能力很強並能向原發射方向反射雷達波的工具,安裝在燈船或浮標上,可以增大作用的距離。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用金屬板或金屬網製成的各平面互相垂直的角反射器;另一種是球形介質透鏡反射器,後者反射力大,體質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