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圍繞着‘正心誠意’,明朝的理學和心學爭了半天。理學認爲要‘格物致知’,學習道理,萬物教給你的道理,這就是存天理滅人慾,天理就是體。
王陽明格竹子半天,發覺我不認同的道理,哪怕說得再有道理也不是我的道理。
於是儒學分出了心學。
王陽明最後在天泉橋上對他兩個徒弟說了這樣的話,利根(聰明人)之人多瞭解自己,鈍根(笨人)之人多瞭解世界。
但無論鈍根利根,真正的體一定是包含着天理與人慾的。若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那麼天理就是人慾,是沒有是非善惡的。
不過講到這裏,章越還是把握了分寸,體到了‘正心誠意’這個境界,雖然不太符合當時主流,但畢竟這是韓愈的主張,你要反對去罵韓愈好了。
若直接把王陽明的概念拋出來,那麼……估計就要被當堂趕出去了。
胡瑗道:“我觀你有言而未盡之意,不妨繼續說。”
章越拱手道:“多謝安定先生,明體即是明心,孝心是一,但人之七情六慾豈可用孝一字概之,譬如天地只有你一人,又何談一個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