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以物易物(下) (第2/6頁)
都市荒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象口中伸出短粗的門齒,又因爲背部用小象作爲蓋鈕,所以被稱爲子母象尊。這件青銅器並非近代出土,而是一件傳世品,具體的出土時間未知,出土地點據說是在長江的中下游。
史料記載,它是在清末的時候,通過日本的中山商會,被倒賣到了美國,最後被珍藏在弗利爾美術館。
而且象尊和其他的尊還不同,它的價值並不僅僅在鑄造工藝和它的稀缺性。哪怕它身上沒有一個銘文,都有着獨特的歷史意義。
在《呂氏春秋·古樂》記載“商人服象,爲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乃爲《三象》”
這段話說的是,從商朝起,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馴化大象作爲戰爭工具,用於對東夷的征服活動。但在周朝滅商後,周公東征,一路將商朝的戰象部隊驅趕到南方,還創作了一首詩歌《三象》作爲紀念。
商朝的中心是如今的河南省商丘一帶,現代人很難想象,這片地區曾經也是大象的棲居地。
但商代象尊的出現,從側面佐證了《呂氏春秋》的這段記錄,而且當時既然能夠裝配軍隊,也可以證明,大象的種羣數量並不低,動物學家和氣候學家,甚至能結合大象生活的條件,推斷出當時中原地區的具體氣候條件。
而這就是文物存在的意義,它並不只是擺在櫥窗裏的一件藝術品,它是除了史書外,現代人瞭解古代唯一的渠道。甚至它們比史書更可靠。
寫書的人會說謊,而東西永遠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