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融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聲名遠播的江家大院在福州莆仙江東村,穿過木蘭溪潺潺流過的寧海橋西行,便有一座三角梅盛放兩邊的小木橋直通江家。福德盈盈的江家大院因神童江採萍的光華更具傳奇色彩。因江採萍從小喜歡梅花,江家大院處處栽滿梅花,江家大院便又有了一個十分雅緻的別稱‘’蘭溪江梅村‘’。
江採萍十二歲始,江家大院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初四文殊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八月十五中秋節開設了‘’朝暉雅集‘’,十里八鄉十八歲以下的才子佳人皆可來此吟詩作詞入翰墨,丹青題詩竟風流。雅集中,賞荷、評梅中對江採萍的楹聯、合江採萍的詩詞、品江採萍的書畫、聽江採萍的琴笛竟被衆望約定俗成爲主皆。看到這裏,人們或許會有疑問,爲何江家會有如此高調之舉?原來神童江採萍出名後,每天都有帶着子女從各地慕名而來的官宦人家和書香人家,從皇城趕來的人家更是與日俱增,厚德立家的江家,對所有登門之人都要盡心款待,周全招待。如此以來,不僅江家上下天天要化大量時間在此事上,江夫人帶女眷們唸佛誦經功課也大受影響,更爲不宜的是喜歡清靜的江採萍的誦經、讀書及琴棋書畫的修習也大受影響。於是,江家在充分醞釀後便把每年這四次定爲江家雅集日,既不影響江家人的生活秩序,也能達成衆人的心願,還能集中時間和精力將‘’以文會友‘’的雅事做精做強。如此這般,加上九月初九的傳統敬老活動,江家大院每年要舉辦五次大的集會。
江採萍十四歲這一年的六月十九,江家大院迎來了一個特殊的貴客——他便是唐玄宗時期的賢相、着名詩人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便出自他手。深敬江家門風的張九齡對江家開設的‘’朝暉雅集‘’大爲讚賞,六月來閩巡察時特提出要到故交江家參加‘’朝暉雅集‘’。這一天的江家大院荷風習習伴翰墨飄香,絲竹聲聲送梅香清宇。江採萍的書畫作品懸掛在主客廳通往其住處‘’玉笛吟梅軒‘’的兩廊上,其中一半作品是在歷次雅集中精選的文友之作,江才女抄寫的梅花篆書《心經》、隸書《春江花月夜》及用魏碑體所書自己所作詩詞歌賦引得陣陣盛讚,她筆下栩栩如生的題詩荷花、梅花同樣吸引了人們驚歎的目光。
循着陣陣悠揚絲竹向裏走,便看見一襲白衣裙前襟繡着紫梅花的採萍站在‘’逸梅亭‘’手執長長的白玉笛迎風橫吹,搭在肩上的紫白相間紗綾與純白的裙裾在風中輕輕擺動,清麗脫俗,宛若仙子。亭子內有十多個分別用古琴、琵琶、箜篌、簫、笛與她合奏的俊男靚女,此曲名《海上明月共潮生》,是江採萍讀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後靈感泉湧所譜之曲,在閩越之地廣爲流傳。
‘’玉笛吟梅軒‘’既別緻又雅緻,各色的梅花開遍院內,以翠竹和紅梅爲牆的院落裏,以‘’逸梅亭‘’爲中心四面竹子桌椅擺成的宴席如仙聚首,在風來梅瓣落杯中的品茗中欣賞仙樂的人們滿面喜氣。坐着品茗者是村裏的老學究、老秀才和下帖而來的俊男靚女的父母親,參加雅集的才子佳人們都在現場展示着自己的琴棋書畫。
當宰相張九齡在江仲遜夫婦的陪同下走進‘’玉笛吟梅軒‘’時,被眼前的所見所聞深深震撼,張九齡沒有坐在爲他特設的亭中上席,而是上了偏西掩映在梅枝中的‘’映月樓‘’,體會‘’欲窮千里目‘’的情景。
一路細賞了兩廊江採萍所有作品的張九齡,現場目睹了江採萍長笛吹奏本人原創作品的神韻,愈加驚歎不已。更讓張九齡走心的是走進江家大院的瞬間,酷暑天的炎熱盡散,清涼佈滿心身。
全素宴中,江採萍創意的荷花點心、梅花餅、梅雨戀荷湯深受歡迎。宴罷,張九齡向江仲遜夫婦提起雙生兒郎張秉祿、張秉良,秉祿已與玄宗長兄宋王李成器的女兒和樂郡主定下秦晉之好,秉良明年初即將參加‘’春闈‘’科考,張九齡特別中意採萍,欲與江家結秦晉之好。
張九齡辭別後,江仲遜夫婦將張九齡之意說於採萍,採萍立刻跪下向父母說:‘’請父母恕女兒不孝,女兒已有芳心暗許之人,斷不能答應此事。‘’其實,江仲遜夫婦也有察覺,只是不能完全確定,藉此事明女兒之心,也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