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融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壽王李瑁是玄宗與武惠妃的愛子,玄宗對其非常疼愛,一直想要立其爲太子,但因玄宗的三個兒子頃刻之間死於非命與武惠妃有脫不開的干係,羣臣紛紛反對,立儲之事便淺擱了下來。那場本由天廷戴罪王子玄黃一手造成,卻在世人看來是武惠妃爲讓自己的兒子李瑁做太子而蓄意所謀的“”三王之死”成了無法洗白的武惠妃的詬病,也成了玄宗李隆基的一個痛點。
武惠妃走後,玄宗對壽王李瑁更加疼愛,常常把他喚到御書房、雙棲宮,關心他的生活和學業,但壽王因長期受玄宗與惠妃的偏愛,比之別的王子們心智成熟較慢,失母之痛加之三王之死的怨恨都襲向他,被孤立被敵視的雨打風吹將這個昔日的宮中寵兒變成了一個在解酒澆愁中常常誤事的頹廢王爺。玄宗失望之中卻有一種疼惜,於是對他也比別的王子要求寬鬆一些,但也沒有再事事關心的心境。壽王妃楊玉環是當初武惠妃特意爲愛子挑選的,壽王也曾十分愛戀這個漂亮、溫柔、通情達理的妃子,自從嗜酒如命,好色的暗流也被宗室中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慫恿開發,幸宮女、撩民女,只要略有姿色者,都會成爲他飯飽思淫慾的目標。納了三名官宦家的女子爲側妃後便開始對楊玉環埋怨不斷,嫌她家世普通,不能爲堂堂壽王長臉。楊玉環整日以淚洗面,卻也無可奈何,宮中皆言壽王與當今聖上相差太遠,一個專情的皇帝怎會生出如此之子。玄宗心裏對壽王的情感更加淡了。
此時,壽王在三名側妃的簇擁下喜笑顏開,全然不顧一旁的正妃楊玉環冷冷清清。
因有初元聖母三界出入無阻腰牌護持,白玉鳳在大唐皇宮隱身出入沒有任何阻擋。隱身於宴席大廳白梅樹中的她將整個宴會中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對壽王李瑁的厭惡油然而生。
不知爲何,她無法再往前走,每次看玄宗和採萍也只能是十幾步之外,再往前走便會被一股強烈的光擊退。
宴席上,玄宗對江宸妃掩飾不住的體貼關心令白玉鳳十分羨慕,所有後宮佳麗看着心思各異,不舒服,但還得把羨慕嫉妒恨壓在心頭,面帶笑容向上座舉杯說出美好的敬酒辭。所有的人都明白聖上的心思,按祖制,唐朝後宮皇后之下有貴、淑、德、賢四大妃,貴妃爲四大妃之首,待遇也比三妃略高,玄宗曾想立武落衡爲貴妃,因有爭議,便封其爲惠妃,不用四妃封號,禮遇卻遠在四妃之上,玄宗既能達成自己心願又不駁大臣面子的智慧不僅靈活運用在前朝,也適當應用在後宮。這次封武賢儀爲賢淑妃,沿用了以前封號中的“賢”以顯示其在原位時的稱職,同時加以“淑”,表明了武賢儀一人佔據兩個妃位的特殊地位,這特殊妃位裏有對武賢儀的認可,有玄宗對武氏家族的情感,更有武賢儀對江採萍的鼎力支持。大家也清楚,曾經武則天因進四妃重臣極力反對,高宗便封武昭儀爲宸妃,待遇自然遠在四妃之上。如今宮中無皇后和貴妃,對賢淑妃和宸妃該有怎樣的禮數,大家很明白。
江採萍封妃之路能如此順利,是因爲玄宗對武惠妃至純至誠之情感動了大家,無論皇室宗親還是羣臣都覺得皇上太苦,只要是能走進他心裏、能陪伴他的賢德女子,無論封妃還是立後皆隨順聖意。宴席氣氛不錯,在擊鼓傳花中,在座者都積極展示自己的才華,真誠爲宴會助興。
壽王妃楊玉環雖屬豐滿型的美人,但她的胡炫舞卻輕盈而優美,沉靜中灑落的淡淡憂鬱與胡炫舞熱烈的風格勾畫成一幅令人難忘的圖畫,知道壽王情行的人都對楊玉環報以同情和發自內心的喜歡。
“玉環,過來,讓本宮看看你的流蘇。”武賢淑妃對錶演完胡炫舞鞠躬將欲退回的楊玉環優雅地招招手笑盈盈地說。
楊玉環點頭到了萬福便走向賢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