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大儒!請公甫先生入詔獄! (第3/8頁)
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高煦心中有些失望,不過沒有表現出來。
雖然他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陸學經過蒙古朝廷與程朱文人這麼長時間的聯合打壓,此刻只怕剩下了阿貓阿狗兩三隻。
但是爲了扶持一派取代程朱的地位,他還是懷揣着不小的期待,希冀着陸學還有真正的傳人存世。
當年心學祖師陸九淵上承孟子,開創心學一脈,提出了“心即理”、“發明本心”等著名心學命題,成爲宋代儒學巨擘。
朱熹上承周敦頤、二程,集理學研究於大成,完善“道學”;陸九淵遙奉孟子之學,直指本心之學,開創“心學”,南宋時人皆以“朱陸”並稱於世。
這兩位巨擘雖然儒學理念不同,但大儒的氣量與心胸擺在那裏,所以二人非但沒有互相攻訐,反倒是成爲了一生摯友,多次坐而論道,留下了“鵝湖之會”、“太極、無極之辯”、“南康之集”等名垂千古的學術交流會。
然而陸九淵其言和其行均帶有明顯的禪學色彩,導致宋代、元代甚至現在,學術界都普遍認陸學爲禪學,即認爲陸九淵學脈源於禪宗,遭受儒生的排擠與冷遇。
陸九淵尚且在世之時,通過各種渠道與朱熹反覆論辯,朱、陸兩家大體上勢均力敵。
等到陸九淵死後,心學羣龍無首,陸門弟子未能將師說發揚光大,反而在與朱學的抗衡中日漸衰落,就此式微。
畢竟朱文公可能心胸寬廣,但是那些個程朱文人,爲了自己的地位及利益,又豈會放過與他們爭鋒的陸學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