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夫人見傅庭筠臉色發白額頭直冒冷汗,想着她一個小姑娘家,身邊也沒個能規勸的長輩,心中不免有些不忍,放緩了語氣:“雖說婦人之所貴者,柔也。可也要知禮義,辯是非,不可一味地忍讓求全,反而壞了名聲。我看你是個懂事的孩子,這纔不顧交情尚淺,說這些肺腑之言。你要是覺得我的話還有些道理,不妨仔細思量思量;如若覺得我不明內情,言辭過激,不妨當作長輩的嘮叨,聽聽也就算了……”
“不,不,不,”傅庭筠忙道,“夫人字字珠璣,振聾發聵,是我糊塗,做事輕率。”說着,起身朝着王夫人深深地福了一福,“多謝夫人教我,大恩大德,沒齒難忘!”態度恭順,語氣誠摯。
王夫人不由微微頜首,語氣越發的柔和了:“你年紀輕,經歷的事少,不知道‘三人成虎’的厲害,也不怪你。以後行事謹小慎微些就是了。”又道,“我聽說趙總旗的父母也都不在了,你在家裏,須事事立個章程出來纔行。要知道,居家乃是長久之計,兒女是否能勤儉耕讀,家道是否能興旺發達,男子在外爲官,能管多少,全靠內政是否整肅。你要時時謙恭省儉,則福澤悠久。方爲長遠之道。”
傅庭筠不由肅然起敬,恭聲應喏,雙手奉茶敬給王夫人。
王夫人眼底露出欣慰的笑容,然後交待傅庭筠:“戚太太是個喜歡說話的,遠之則怨,近之則厭,你自己好好把握就是了。至於魯氏……”她沉吟道,“還是少來往的好。”
傅庭筠一一應是。
王夫人又說了些管家的事。
平心而論,王夫人所言的還不如傅庭筠在家時所學的,只是在家裏學的都是寫在閨訓裏的書裏,傅庭筠熟記於心卻未必就能和一些事聯繫到一起,聽了王夫人的話,她再回頭想想,又有一番感受,對王夫人她心裏就生出幾分感激之情來,如弟子般俯首聆聽。然後又親自下廚,留王夫人喫了飯,一直把王夫人送到了大門口才折了回來。
從那以後,傅庭筠牢記王夫人的話,戚太太和魯氏來家裏時,她就藉口要給趙凌趕製春裳,請她們在廳堂坐下,手裏的針線卻不丟,說什麼也只是隨聲應和幾句,頗有些心不在焉,戚太太漸覺無趣,來的少了些;魯氏那邊雖然頗有微詞,卻也不能怪傅庭筠要幫趙凌做針線,只能等傅庭筠忙過這一陣再說。
家裏一時安寧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