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宋宣和年間,濟南府歷城縣有個讀書人,名叫範賢。他埋頭苦讀了幾十年,直至四十多歲才勉強考了個秀才的功名。因此,人們給他起了個諢號叫“範不進”,每每見面都拿他開玩笑,笑他考試總也考不過,笑他一把年紀還討不到老婆。
但範賢對這些嘲笑並不以爲意,他總是一邊口中唸唸有詞,之乎者也地吟誦着聖賢書,一邊擺動着那隻空閒的手,嘴裏嘟囔着:“不妥、不妥。”他的這副模樣,既顯得滑稽又顯得執着,讓人既想笑又心生敬佩。
原來,按照北宋的科舉制度,只有中了進士,纔算真正踏上了仕途,有了官身。這“範不進”的諢號,一來是嘲笑他年年考試,卻總是名落孫山,無法中得進士;二來也是暗指他年過四十,卻仍是孤身一人,連個媳婦也沒有,真可謂是一語雙關,極其刻薄。
範賢,這位平日裏無所事事的讀書人,總是習慣性地踏入那家熟悉的酒館。每日二兩酒,風雨無阻,彷彿這是他生活中唯一的慰藉。
這一日,範賢又如約而至,酒館內人聲鼎沸,屠戶王老二一眼便瞧見了他,隨即大聲吆喝起來:“呦,這不是咱們未來的當朝進士範不進嗎?今兒個又來這兒小酌幾杯?”話語間滿是戲謔與嘲諷。
範賢擺手,故作瀟灑地說:“哪裏哪裏,我不過是一介布衣,哪敢與進士相提並論。子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王大哥莫要取笑。”
王老二一聽這話,頓時一拍桌子,不滿道:“你這滿嘴鳥語,咱老粗一句也聽不懂!”此言一出,引得衆人鬨堂大笑,酒館內氣氛頓時活躍起來。
鐵匠李大牛見狀,也湊了過來,打趣道:“範秀才,你要是能把這些鳥語換成白花花的銀子,那纔是真本事。再不濟,換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晚上也有人給你暖被窩,哈哈!”
衆人又是一陣鬨笑,範賢的臉上微微泛紅,他擺擺手,淡淡地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飯店老闆娘王氏在一旁翻了個白眼,不客氣地說:“你個窮酸秀才,整日就知道之乎者也,你要是真有個黃金屋,那倒是好事。可這個月你欠了十三天的酒錢,怎麼着,今天又想賒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