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後,朱元璋還藉此機會除掉了一批他認爲對太子朱標構成威脅的開國功臣。這些功臣雖然功勳卓着,但他們的存在卻可能對未來的皇位繼承造成不穩定因素。朱元璋的果斷行動,爲朱標日後的順利繼位鋪平了道路。
在朝廷的規矩中,空白印章,即在無字的白紙上預先加蓋公章,這究竟是何用意?每當想起此事,總讓人心生疑竇。
每年的這個時候,各省府都會派遣專員,長途跋涉至京城戶部,進行錢糧、軍需等賬目的稽查覈對。這其中的規矩極嚴,兩邊的賬目必須絲毫不差,方能過關。然而,現實往往並非如此簡單。各省府上繳的糧稅,在長途跋涉中難免有所損耗,這導致賬目之間時常出現微妙的差異。
若一旦發現賬目不符,便需重新登記並加蓋印章。但令人費解的是,驗票之時,印章卻不能隨身攜帶,只能退回原地重新加蓋。這看似簡單的規定,卻隱藏着極大的不便。若是江蘇、浙江等交通便利之地,往返或許只需數日或十餘日;但若涉及陝西、甘肅、雲南、貴州等偏遠之地,則路程漫長,來回耗費的時間更是無法計算。
這空白印章的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祕密?是某種脅迫的手段,迫使地方官員就範?還是一種高明的欺詐技巧,用來掩蓋某些不爲人知的真相?隨着調查的深入,一個充滿懸疑與陰謀的世界逐漸展現在我們眼前。
在朝廷的暗流湧動中,一個看似尋常的慣例悄然滋生——官員們爲了方便,竟將印章預先印在白紙上。這樣,一旦出現需要新登記的情況,便可直接在這白紙上填寫,無需再費時費力地前往當地蓋章。
這一祕密操作,幾乎成了官場上的潛規則,衆多官員心知肚明,卻默契地保持着沉默。然而,令人震驚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對此竟一無所知。或許是因爲在元朝時期,這種操作已成常態,而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也未曾下令予以糾正。
正所謂“紙包不住火”,這一官官相護、欺君之罪的真相,終究還是被朱元璋得知。他憤怒不已,出身民間的他,對元朝官僚的欺君行爲深惡痛絕,沒想到明朝的當權者竟也如此墮落。一怒之下,朱元璋下令嚴懲涉案官員,將他們處死、驅逐或貶官。
在朱元璋的雷霆之怒下,無論是國王的史官還是宮廷中的其他大臣,都噤若寒蟬,不敢爲涉案官員求情,生怕自己也被捲入這場風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