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書中歷史、人物與地理環境
看到很多讀者的疑問,現在總結回覆如下。
首先是個別讀者文天祥的指揮能力問題的疑問。酒徒認爲,文天祥的指揮作戰能力還是有一定水平的,至少在大局觀上要高於張士傑和陳宜中等人,實際指揮能力也高於投降到北元方面的黃去疾,王積翁等降將。在吸收了後世的先進思想後,指揮能力會有很大進步。
歷史中記載,當年文天祥趁元朝北方發生叛亂,揮兵入贛時,曾經震動江南,半個江西在數月間被其光復。而文天祥當時本部人馬不足五千。
爲了對付文天祥,忽必烈動用了數倍於文部的兵力。當時號稱四十萬,而據有關資料記載,文天祥與李恆部主力遭遇時,李恆所部精銳五萬。這樣的兵力比,文天祥的確很難取得勝利。而後來文天祥在移師廣南,潮州一帶時,遭到瘟疫等打擊,兵不滿千,依然有實力剿滅了幾支當地的土匪武裝。
所以張弘範在南下發動對宋王朝最後一擊時,首先對付的不是張士傑的十餘萬大軍,而是文天祥的手下那支“游擊隊”。在敵人眼中,誰強誰弱,可想而知。
文天祥的個人魅力極高,在兵敗被俘後,忽必烈曾經親自看望他,希望他出任元朝的丞相。被其拒絕。而在他抗元期間,各地豪傑舍家來歸者,有數十人。其中張唐,吳希奭表現最搶眼。
史書記載,吳希奭1237--1279,字定高,號休甫。他出身於富裕之家,從小就學詩文,習謀略,爲以後的成長奠定了基礎。宋朝南渡後,元朝軍隊大舉南下,文天祥奉詔起兵萬人勤王。當時任廬陵主簿的吳希奭,帶頭聯名上書樞密院(相當於今國防部),他在書中慷慨地說:“今主上危難,豈能苟且偷生?惟舍資募勇,忠忠烈烈,一死以報國。”隨後他回到故鄉,傾家蕩產招募勇士數千人,組成勤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