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那個李英,上次捱打沒挨夠,這次,咱們給他再來一下狠的,看他記得不記得疼”,有人笑着附和,對即將來臨的大戰充滿信心。“嚇跑了武忠,打疼了李英,四路大軍就去了兩路,剩下這一東一西,咱們分頭迎擊,未必戰之不勝”。
行軍參謀按照衆人的分析,輕輕將沙盤上代表新附軍李英部和武忠部的旗子拿開,四面受敵的邵武登時空出了兩面,只剩下一西南,一東北,兩支最粗的箭頭。
據各地斥候傳遞回來的情報,頁特密實的三千蒙古軍和三萬新附軍,走的西南方向,準備從汀州奔建寧,繞過相對較低的荊棘嶺,然後直搗邵武。而福州的王積翁走的是東北,打算在破虜軍在頁特密實手上喫了敗仗後,衝上前揀個現成的便宜。
“咱們的兵不能分,集中力量和頁特密實周旋,至於王積翁那邊,先找人把他擋在唐石山外,等咱們收拾西路的蒙古軍,轉過頭來再教訓他”。張唐從桌子上揀了面代表破虜軍的紅色小旗子插在唐石山和七臺山的交界處,“若想從建寧進邵武,水路走邵武溪,是捷徑。但王積翁與李英素來不和,必不肯繞行南劍州。若其北上建寧府,則兩山之間的建陽關是必經之路。如果我們派人死死扼守住建陽關,王積翁只能眼望着邵武戰場乾着急”。
經過半年的薰陶和實戰,民軍出身的將領張唐身上,體現出越來越多的大將風範。對局勢判斷得準,戰機把握得及時,鼓舞士氣,也很有一套。
不僅張唐在變化,每個人都在摸索中前進。破虜軍將領都不是什麼蓋世名將,沒有經驗的同時,也沒有太多負擔,對新武器和新戰術沒牴觸情緒,並且想方設法將其發揚,以己之長,擊敵之短。
“對,一口口吃,先打韃子,再鬥王積翁這個大奸賊”。帥殿中的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按着這個思路,一個粗略的作戰方案慢慢成型。
文天祥滿意的點點頭,起身走到了沙盤旁。戰前聚將議事,各抒己見,是破虜軍成立後對大宋軍制的一次顛覆性變革。經歷幾個月的磨合,麾下將領已經漸漸適應了這種坐在一起討論軍情謀劃方式。
每個人都敢表達出自己的看法,這讓文天祥的指揮工作輕鬆了許多,也周密了許多。他自知沒有絕世名將那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統籌能力。也知道自己的作戰經驗也比照着蒙元那些身經百戰的將軍們相差甚多。但眼下破虜軍勝出北元的,是一系列全新的情報收集、參謀運作和戰況作戰推演體系。這種制度上的革新,足夠用來彌補人力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