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迷局二上
“丞相!”陳龍復低低叫了一聲。望着溼透了的青衫下襯出來的那瘦削的雙胛,他突然有些害怕,害怕文天祥真的豁了出去,將欽差的要求置之不理。
作爲大宋官吏,陳龍復對大宋三百年積累下來的惡疾深有體會。他知道在生死存亡時刻,這種惡疾依然侵蝕着國家的最後一絲生機。文官爭名,武將爭功,強敵環繞之下,自己內部還在不停的傾軋。以行朝目前的混亂狀態,送了利器給他,相當於直接送到蒙古人手裏。
給他們軍械,遠不如給陳吊眼,給許夫人,帶來的實際收益大。那些民軍雖然戰鬥力稍遜,至少,他們不會見了蒙古人的大旗,掉頭就跑。
文天祥曾經說過,破虜軍爲國而戰,而不是爲了那一家一姓的朝廷。這個觀點,老儒陳龍復非常支持。
但眼下還不是與朝廷分道揚鑣的時候。文天祥的忠義之名和丞相之位,俱是來自於朝廷。當下之計,謹慎地侍奉好朝廷中的權貴,爲破虜軍爭取更好的生存空間,纔是最合理的選擇。
可惜張唐領軍在外!陳龍復遺憾地想。如果張唐在,這個外表粗豪的人可以用粗糙的語言,把很多別人說不出口的歪理解釋得清清楚楚。他手中掌握的第一標是破虜軍精銳之中的精銳,也可以對一些三心二意的人起到威懾作用。
跟着文天祥與朝廷決裂,背天下罵名。老儒陳龍復已經不在乎。在福建和北元控制地區流行的報紙上,老儒陳龍復,已經是文人們的靶子,文天祥身邊的奸佞小人。
陳龍復擔心的是,一旦文天祥挑明瞭丞相府和行朝的關係後,帶來的後果。破虜軍剛剛形成規模,一旦分裂,戰鬥力必然大打折扣。有了可乘之機,達春不會跟大夥客氣。
正在他心中暗自着急的時候,猛然聽見文天祥問道:“曾將軍,張唐那邊情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