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對峙(二下)
文天祥何等聰明之人,見蕭資突然大方地贈寶,就猜到他想把大夥的注意力引開。看了陸秀夫一眼,悄悄地跟在了蕭資身後。
轉過巖壁,蕭資在牆上拍了拍,打開一道暗門,將文天祥迎了進去。從裏邊小心地將門栓好,給文天祥搬來座位,然後謹慎地打開數把鎖,從一個四壁有數寸厚的鐵櫃子裏拿出一個長長的綢緞包,輕輕地擺到文天祥面前的桌面上。
淡藍色的綢布中,躺着一根細長漆黑的鐵管子。管子內外壁都磨打得極其光滑,帶着細細的螺旋狀花紋。文天祥愣了一下,旋即驚訝地站起來,用顫抖的聲音問道:“你成功了!小子!”
“成了,用雙層鐵管相套,每根造價大概是三兩多銀子。如果手工打製造,耗時半個月。如果用水輪帶着機械卷制,每臺設備,每天可得二十餘根。只是內膛磨起來,異常費力!磨好一根,沒一個時辰不可”蕭資走到文天祥身邊,激動地解釋。
這是文天祥夢寐以求的成果。鋼弩造價高昂,耗費材料巨大,隨着工部官吏將技術帶回朝廷,北元通過設在行朝中的眼線將逐步掌握除材料冶煉外的全部製造工藝。如果韃子頭決定不惜造價仿製,憑藉北元的國力,很快元軍中就會出現類似的產品。
所以隨着前線戰局穩定,火槍的研製工作,就一天天緊迫起來。以這個時代的鑄造工藝,製造大口徑火炮不算難事,製造口徑只有寸許的火槍,卻甚費周章。
槍管制造是第一個難題。這麼細的管子,已經超越了整個時代鑄造技術的極限,沒有一個巧匠能用鋼水將槍管直接鑄造出來。
開始的時候,蕭資和林恩老漢,採取在鋼柱上鑽孔的方法***管。一個熟練的工匠,完成鑽、磨兩道工序,也需要幾天。非但效率極其低下,並且不能保證成品率。
“是林恩老前輩琢磨出來的辦法,用回火後的薄鋼條,燒紅後繞着鐵棒纏。先在鐵棒下部捲住鋼條的一個角,邊旋轉鐵棒,敲敲打打,邊拉緊鋼條的另一端。只要纏得均勻,就能得出一條帶螺旋縫隙的鋼管。然後再用硼砂和鐵屑在火上將縫隙焊牢了,裏外磨平,就完成了第一道工序!”蕭資舉起鐵管,對着燈光興奮地介紹。燈光照在他的眼睛中,文天祥看到一根根粗大的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