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對與江淮軍不足兩千的傷亡,對面的元軍可謂損失慘重。每次打掃戰場,江淮軍從屍體上砍下來記錄戰果的頭顱都數以百計,兩個月的仗打下來,少說在梅關這一帶,他也消滅了近萬元軍。除了張弘範本人,北元各軍主將的戰旗,都在陣前出現過了。張宏正、張珪、李恆、阿剌罕、阿里海牙,無論蒙古人還是色目人,誰都沒能在他面前佔到半點便宜。
“好你個蘇將軍,佔了便宜還不領人情。小心你這話被破虜軍的軍需官聽到了,下次,不給你送炮彈!”臨時搭就的茅草棚子裏,大都督張世傑笑着責罵。接連取得勝利,讓他的心情大好,不想與屬下計較太多,況且眼前這個蘇劉義,還是他的鐵桿嫡系。
“他們敢,沒咱們在這裏頂着,他破虜軍憑什麼在兩浙抖威風。現在可好了,天下英雄,都知道是文丞相的人馬收復了臨安。咱爺們這裏頂住了北元大部分主力,反而成了他丞相府的陪襯!”蘇劉義向地下唾了一口唾沫,憤憤不平地說道。
他素來看不起文天祥,即便現在江淮軍上下,拿了破虜軍大批軍資、器械,依然不能改變他對破虜軍和福建新政的偏見。
“子義,別那麼小心眼。大夥同殿稱臣,破虜軍打得好,咱們這裏壓力也輕一些不是?”張世傑笑了笑,壓低聲音勸告道。
他們與文天祥之間的誤會,追根溯源,還得從文天祥從元營逃出後,歷盡艱險追上行朝那天說起。當時,行朝的軍隊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而陳宜中丞相卻力主反攻,趁北元攻勢暫停的機會,兵出兩浙,收復故都臨安和江南各地。這個提議當然受到所有武將的反對,大夥都認爲,眼下當務之急是找一個地方落腳,重新整頓兵馬,鼓舞士氣,然後才能談是戰,還是守的大略。
偏偏這個時候,文天祥趕了來。這個因主動出使北元而一舉成名的書生,極力主戰,並且提出了和陳宜中丞相完全不同的另一條進軍路線,從福建入江南西路,取贛州。然後把整個江西拿下來,利用江南西路多山的地理優勢,以此作爲大宋朝廷的偏安之所。
凡是帶兵打過仗的人,都知道文天祥提出的辦法,和陳宜中提出的辦法一樣糟糕。江南西路雖然多山,不利於蒙古騎兵展開。但此地夾在荊湖和兩浙之間,怎麼看,都像是插在整個江南心窩處的一把刀。任何一個有頭腦的北方主帥,都不會容忍這把刀長期存在。大夥可以預料到,一旦兵發江西,立刻會遭受四面八方來的打擊,全軍覆沒,是旦夕之間的事。
於是,蘇劉義、張定國和一些地方武將抱起團來,抵制文天祥的提議。同時,關於北元將派一個大宋丞相級別的要員來,暗中招降各路英雄的流言,也在軍中廣爲流傳。幾股勢力數番權衡與較量之後,陳宜中丞相選擇了與大夥妥協,放棄了北上兩浙的打算。並且採用分兵的辦法,把文天祥架空起來,給了他一個大都督的頭銜,讓他自己去募壯士入贛。